180天走地鸡被质疑太硬,岳云鹏一句话点燃南北口味之争?
美食综艺节目里的争议总是让人停不下来,这不,前段时间一场关于白切鸡的口味之争直接在网络炸开了锅。一只养了180天的走地鸡,端上评委桌,却因为“肉很硬”这一句评价被刷屏。说出来你可能想不到,这碗鸡汤没烫到别人,反倒让相声演员岳云鹏成了众矢之的。
要说现场那阵仗,谁都不会把美食综艺和乡情、地域骄傲联系起来。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带着自家果园里养的母鸡来了,自己家的鸡,养了半年,准备得还挺讲究:三种蘸料任你挑。但坐在品鉴席上的岳云鹏,一口下去眉头皱了起来:“肉有点硬,可能是当地的做法吧。”没想到这一句话,直接把广东朋友们的情感拉满线,就差真刀真枪了。其实,全进华下台后也挺有脾气,他说广东人吃鸡,就是要这么“老”,肉紧致才有鸡味,什么四五十天的小嫩鸡,人家根本不屑一顾。你要是敢拿个小嫩鸡糊弄饭店的老广,那投诉信分分钟给你写到老板怀疑人生。这事搁在广东,能不能叫好菜都要掂量下月龄。
不过说到鸡到底该多大岁数上桌,这可一点没有标准答案。广东都掰扯几十年了,“嫩党”觉得嫩滑最好,肉汁多;“老党”追求嚼劲和原始鸡香。每个地方主张都不一样,争得面红耳赤都没个准信。结果倒好,岳云鹏一番不懂装懂(网友原话)的评价,大家直接开怼,评论区都闹成私密状态。谁也没想到,一个河南来的喜剧演员评菜,能惹出这么大风波。
其实看现场,连专业评委都没放过这只鸡——说蘸料可以,但鸡本身就是比大众认知的白切鸡更老更柴。再看看用的还是母鸡,还不是那种没下过蛋的小母鸡。母鸡随着产蛋周期,口感越发结实,到了一百八十天,说难听点,真没嫩的时候了。而像广东那边,其实更喜欢用没生蛋的小母鸡或者阉鸡,肥瘦适中弹牙还不腥。全进华家鸡这么养,原本就是奔着那种原滋原味去的,可现场评委嘴里吃着,还是忍不住嫌弃肉太老了。
具体说做法,他按照广东老派来:鸡在水锅里三进三出,焖十分钟,再冰水浸泡。问题在这只鸡已经够老了,用嫩鸡的处理法,鸡肉必然变得更紧实更干,老的问题就更明显了。别说岳云鹏不爱吃,那天其他评委都说口感发柴、少了些油润。
至于白切鸡,到底怎么做才正宗?你得先问清楚是哪儿的广东人。清远鸡、龙门胡须鸡、肇庆杏花鸡,各地各味;蘸料也五花八门,有的靠沙姜豉油,有的来个姜蓉加葱头。真说哪种最正宗,广东人自己都能吵翻天。全进华选的鸡,家乡有家的讲究,吃个情怀。外地评委咬一口,说不对味,也是在情理之中。话说回来,让谢霆锋这样的明星来当美食综艺的评委,估计又是另一种结果。他这几年厨艺进步飞快,已是半个专业大厨。跟小岳岳这样的吃货评委相比,观众可能还真期待两人一起对着“白切鸡”抬杠呢。
最后我都开始想,不同地区的人认不认可一种口味,真的有标准可循吗?美食这种东西,有时候就是众口难调。你说这道白切鸡,到底是谁懂谁不懂?大家心里都有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