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访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基塔·斯捷潘诺夫
作者:渴球0824 来源:张家界 浏览: 【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5-09-09评论数: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铭记历史,警示后人,凝聚共识。”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基塔·斯捷潘诺夫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今世界,历史虚无主义逆流等尤为危险,会破坏各国间的信任基础,加剧冲突风险。“国际社会应当尊重历史事实,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各国民众间相互理解,促进共同发展,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斯捷潘诺夫说。
斯捷潘诺夫表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及爱好和平人士的广泛支持下,中国人民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成功,更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在斯捷潘诺夫看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对中国有着深远的意义,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为构建战后国际秩序、弘扬和平理念奠定了基础。
斯捷潘诺夫是俄罗斯老战士协会国际公共事务委员会俄中小组负责人。二战期间,他的外曾祖父普罗宁曾在苏联红军中负责培训派往中国的军事专家。1937年11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难时刻,苏联派遣援华航空队参战,支援中国人民抗日。苏联援华航空队在南京、武汉、重庆等地阻击日寇,许多飞行员献出宝贵生命。斯捷潘诺夫小时候常听外祖父讲述苏联向中国派遣援华航空队的故事,并被这些故事深深打动。
“我外祖父讲的这些故事是俄中两国人民携手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生动见证。”斯捷潘诺夫表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俄中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相互支援,共同谱写了为国家存亡而战斗和为人类正义而抗争的壮丽史诗。
斯捷潘诺夫认为,俄中两国人民应当铭记先辈的英雄事迹与彼此在艰难岁月中的相互支持。双方应积极开展文化与教育合作,推动老战士、青年群体及社会组织间的交流,将这些历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要让年轻一代明白,俄中友谊是先辈们共同付出努力、作出牺牲才换来的,要将这份由鲜血凝成的友谊传承下去。”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