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jnsjmc.com/cache/77/9b36c/971f9.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15
胡子南:七名候选人“连环死亡”引轰动,选择党距离上台更近了吗?




奶茶视频APP,奶茶视频下载,奶茶视频app官网,奶茶视频app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胡子南:七名候选人“连环死亡”引轰动,选择党距离上台更近了吗?

作者:小学生hh 来源:张家界 浏览: 【】 发布时间:2025-09-09评论数:

【文/网专栏作者 胡子南】

眼下,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正处于政治风暴的中心。

在即将到来的地方选举前夕,该州接连有七名德国选择党(AfD)候选人相继去世,这一罕见而突兀的事件不仅令德国社会震惊,更引发了舆论场的激烈争论。

从警方的“自然死亡”结论,到社交媒体上的阴谋论发酵,再到媒体批评AfD借机“制造同情与动员”,候选人死亡事件迅速突破了单纯的个案范畴,成为选举氛围中的敏感神经。与此同时,AfD在北威州的支持率却在不断攀升,民调显示其已远超2020年地方选举的水平。作为德国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州,北威州历来被视为全国政治的缩影和风向标,任何力量在此地的起落都可能对德国的整体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制度性的“防火墙”依然稳固,跨党派联盟与两轮投票制使AfD即便在议会中获得更多席位,也难以顺利掌握地方权力。在这种扩张与围堵的张力中,AfD不仅在本地政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议题设定者,也与法国国民联盟、英国改革党一道,构成欧洲极右翼集体崛起的缩影。北威州的阴影因此不只是地方新闻,更是欧洲民主体系面临的深层挑战与时代写照。

震惊之下的隐忧:候选人连环离世的深层意义

该事件之所以引发高度关注,折射出德国社会在政治信任、舆论裂变与极右翼崛起背景下的深层焦虑,有以下三点理由:

一是政治时机与“统计学异常”的冲击力。七名去世者多为AfD的地方议员或市政候选人,其中包括有多年基层经验的布隆贝格候选人拉尔夫·朗格、在施韦特和莱茵贝格长期参与议会事务的资深人士沃尔夫冈·克林格和沃尔夫冈·塞茨,也有年仅59岁的斯特凡·贝伦德斯与帕特里克·蒂茨,他们此前被视为推动治安和移民议题的积极声音。这些人多数在本地拥有稳定的支持群体,能为AfD在中小城市和工业区赢得额外选票。

沃尔夫冈·塞茨等7名选择党在北威州的候选人近期相继去世 社交媒体

德国警方虽然多次强调死因与健康问题相关,并初步排除了谋杀可能,但在公众看来,短时间内连续失去多名熟悉的候选人,仍超越了“正常偶然”的心理阈值。再加上距离投票仅剩数日,使选民很自然地将死亡与选举氛围相互联系。使社会疑虑和不信任感迅速放大,并推动舆论突破地方范畴,在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内发酵。

二是极右翼势力崛起背景下的舆论放大效应。事件之所以引发国际社会关注,与选择党及其所代表的极右翼浪潮息息相关。近年来,AfD凭借反移民、反欧盟、强调本土优先等立场在德国不断扩张基层支持率,尤其在东部州份和传统工业区吸引大量“失落选民”。

在这种背景下,候选人离世并不只是个人悲剧,而容易被赋予政治化的解读。社交媒体在其中扮演了放大器角色,阴谋论、质疑声音与情绪化解读迅速扩散,使得事件从局部意外演变为“体制不公”或“黑幕政治”的象征。国际社会也因此关注到该事件,因为它揭示了极右翼势力如何通过悲剧事件强化“受害者叙事”,将公共事件转化为选举动员工具。这种舆论放大效应,既反映了当代政治传播的即时性与情绪化,也折射出欧洲社会对极右翼扩张的敏感神经。

三是欧洲极右翼同步崛起的制度性隐忧。北威州候选人离世事件被置于更大的欧洲政治背景下才显得尤为重要。2025年夏,AfD、法国国民联盟与英国改革党首次同时在各自国家的民调中领先,这意味着欧洲三大经济体正被极右翼浪潮同时撼动。在这一历史拐点,任何与极右翼相关的突发事件都会被放大为“体制稳定性”的测试。国际社会担忧的不仅是几名候选人的死亡,而是这种事件是否会削弱公众对民主制度与政治安全的信任,进一步助长极右翼“制度腐败论”与“国家危机叙事”。

更深层次的忧虑在于:一旦民众普遍相信政治制度无法保障公平与透明,极右翼便能借机强化对强权治理和排外政策的诉求。这使得北威州的地方悲剧迅速升级为欧洲层面的政治信号,成为观察未来欧洲民主制度能否抵御极右翼冲击的重要案例。

增长与掣肘:北威州选举中的选择党前景

AfD在北威州的选举前景虽然展现出席位扩张与议题推动的潜力,但在结盟受阻与执政壁垒面前仍受限重重。

一是基本盘扩张,但执政潜力有限。目前,AfD在北威州的支持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鲁尔工业带四市(杜伊斯堡、米尔海姆、奥伯豪森、格尔森基兴)民调达22–25%,全州投票意向18%,较2020年增10个百分点,基本盘确在扩张。AfD的地方议题胜任度11%,仍落后基民盟CDU(23%)一倍;AfD支持者当中,18–34岁的选民群体在老工业城市已与CDU处于误差范围内接近(19% vs 21%),但在大学城的优势并不明显。

受德国政治“防火墙”约束,AfD赢得州级执政权几乎无望;在县级层面虽可获议会委员会副主席的职位,却难拿下行政首长职位。因此,AfD的支持率增长更多体现在“影响力提升”而非“执政权更替”,短期内尚难在全州范围内取代基民盟的主导地位,更多将以搅动舆论与政策议程为主,同时借助媒体与社会议题塑造其存在感,以扩大长期政治资本。

二是结盟受阻,治理前景受限。尽管AfD在地方层面的组织建设日益活跃,但在候选人阵容和政治合作上仍然受制约。一方面,其部分候选人因程序或法律问题被排除在选举之外,组织完整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CDU、社民党SPD和绿党等主要政党维持着对AfD的不合作封锁线,即便有个别地方性协作案例,也多属争议性例外,难以形成规模化趋势。

选择党北威州代表、联邦议院议员凯·戈特沙尔克否认相关候选人的死亡涉及谋杀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AfD在多个城市和县份获得显著席位增长,也更可能以最大反对派或关键少数身份存在。它能够通过治安、住房和移民等议题牵动公共政策和预算安排,但难以直接获得市政主导权。这一现实制约决定了AfD在北威州的影响更多体现为议题推动,而非治理转型,其政治空间虽在扩大,但仍受制度与联盟格局的硬性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