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科技赋能,点亮强迫症患者之路
作者:埃尔琳哈兰德 来源:张家界 浏览: 【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5-09-09评论数: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于8月29日举办“点亮强迫症患者之路——名医面对面”患教活动,重点介绍了深部脑电刺激技术(DBS)在强迫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该技术通过精准调控脑内特定区域神经活动,为难治性强迫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首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张爱霞围绕强迫症规范化诊疗展开专业讲解。随后,针对难治性强迫症诊疗中的关键技术-DBS技术,神经外科连世忠主任进一步深入分享,从临床适应症筛选、手术操作规范、术后疗效监测与并发症管理等核心维度,全面阐述了DBS 技术的临床应用要点,为相关诊疗实践提供了清晰指引。
活动现场,DBS术后强迫症患者石先生(化名)分享了治疗前后的显著变化,其亲身经历生动展现了该技术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潜力,为技术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佐证。
最后,精神卫生科刘志芬主任明确了DBS技术在强迫症治疗体系中的定位,强调DBS技术正从“经验性治疗”迈向“智能化、个体化调控”,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科团队将秉承“精准医疗、科技赋能”的理念,通过多学科协作与临床实践,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选择,用专业与担当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未来。
刘志芬,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山西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强医计划医学科技领军人才;抑郁障碍精神诊疗山西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负责人;山西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系主任;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强迫症神经调控协作组常务委员。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全天。
张爱霞,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科强迫障碍与成瘾障碍亚专科负责人;CSNP强迫障碍研究联盟委员会委员;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强迫症神经调控协作组委员。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上午,周三全天,周四下午,周五上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科室简介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独立建科于1989年,2011年,被评为山西医科大学重点建设学科,2012年被评为山西省医学重点学科,2016年进一步被认定为山西省临床重点专科。2018年,入选山西省“136”兴医工程领军临床专科建设单位(精神科唯一),并获得1亿元专项建设经费,同时医院配套6000万元资金支持其发展。2024年,该科获批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和山西省精神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近几年,学科发展加速,国内影响力逐年攀升,开始进入全国一流梯队。复旦排行榜学科排名两次获得全国提名(20名内),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首届精神科六大诊疗技能评选,综合医院精神医学联络会诊技能全国第7名、抑郁症诊疗技能全国第11名。
科室设置床位107张,年门诊量13万人次,年住院患者3000余人次。科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15人,高级职称24人,博士17人,博士生导师6人(外聘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专家、学科带头人、特聘教授、技术骨干等20余人。该科是中华医学会高级心身医学整合诊疗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综合医院精神医学联络会诊优秀示范基地、中国阳光医院联盟成员单位、抑郁症建设诊疗示范基地、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和精神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此外,它还是山西省医学会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山西省精神科专科联盟、山西省卫健委精神卫生医疗质量控制部、山西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山西省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山西省心理卫生协会和山西省红十字会心理咨询援助服务队等学术团体的挂靠单位。
科室科研和教学队伍力量雄厚。拥有1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精神病学),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精神病学),1个院士工作站(睡眠医学诊疗技术),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精神障碍人工智能辅助诊疗、脑科学与神经精神疾病),1个省级研究所(心理卫生研究所)、1门省级精品课程(精神病学)和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认知障碍多学科诊疗)。设有重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老年精神心理、儿童青少年心理、心身疾病、睡眠障碍、临床心理、成瘾障碍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9个亚专业。
科室诊疗设备齐全,专业治疗手段先进。常规开展各种成套的心理检查、心理测量软件、多通道脑电/睡眠脑电/诱发电位系统、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经颅直流电/交流电刺激仪、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深部磁刺激(DTMS)、认知矫正治疗系统(CCRT)等诊疗技术,跨学科团队引进精准导航TMS系统、阿凡达(AVATAR)机器人、ROSA机器人、磁休克(MST)、虚拟现实(VR)辅助心理治疗等前沿诊疗技术。不仅可以为各类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提供完整辅助检查和非药物治疗服务,而且充分发挥三甲综合医院多学科技术优势,联合神经内外科组建迷走神经刺激术(VNS)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BS)等MDT团队,已经可以开展治疗疑难精神障碍功能精神外科的调控技术了。
充分发挥人才和科研优势,不断凝练学科方向,目前已形成了重性精神障碍分子细胞机制团队、抑郁症神经调控和精准诊疗团队、精神心理障碍人工智能诊疗技术团队、儿童精神心理团队、睡眠障碍团队等五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目前已建成“精神障碍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脑科学与神经精神疾病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山西省睡眠医学诊疗技术院士工作站”三个科研平台。先后承担科研项目18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0余项,科研经费总计3000余万元。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发表国家级以上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8项,软著8项。出版专著十余部,在国内率先出版《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路径》等系列丛书。
为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多年来,科室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华西医科大学心理卫生中心等国内精神卫生专业一流医院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定期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健全了交流机制。特聘陆林院士及其团队建设院士工作站,积极加强与国内国外科研院校的联系与交流,先后以柔性形式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20余人加入,与多家知名高校进行科研合作,并不断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多次承办国家级及省市级精神神经学术会议。
近年来,牵头山西省118家精神卫生机构,成立山西省精神科专科联盟,联合与京、津、冀、蒙周边6家兄弟医院建立跨区域医联体,依托京东健康平台开展互联网医疗,组建老年精神心理、抑郁症、睡眠障碍等跨地区专病专家团队。在促进省域内各医院间的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协同多省区域内疑难病专家会诊和远程医疗方面做出示范引领。
未来的精神卫生科以“立足全省,放眼全国,防治结合,争创一流”,达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科为长远目标,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打造专科品牌,迎接新的挑战。
(本文来源:日照新闻网。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或与本网联系。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