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寨:青年突击队奋战鲜花湖特大桥立新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李彩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磊 王海涵)在安徽金寨革命老区响洪甸风景区的湖面上,一座斜拉桥如巨龙般突破阻碍拔节生长,自西向东飞跨两岸精准合龙,这是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投资承建的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二标段关键控制性工程——鲜花湖特大桥。它全长1043米,桥面双幅宽度27.5米,主墩高55米,主塔最高处达104.8米,是六安市目前最大跨径、最高主塔的斜拉桥。
图为鲜花湖大桥 童丽雅 摄
该项目的青年突击队队员们创造了平均11天完成一仓的行业标杆悬浇速度,实现了斜拉索工艺的再次突破,为优质、安全的工程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建设初期,清晨五点,青年突击队队员赵金宇便已来到鲜花湖特大桥施工现场,他在12号墩和13号墩之间交替往返,开展井下安全作业巡查、计算浇筑护壁需要的混凝土方量等工作。这些看似简单重复的工作,实则需要高度的专注和严谨,容不得丝毫马虎。
鲜花湖特大桥12号墩、13号墩相继封顶,进入挂篮施工阶段。为了提高施工速度,赵金宇与其他队员紧盯施工进度,顾不上吃饭,顶着炎炎烈日,在桥面上一待就是一整天。经过不懈努力,每一个节段的施工效率不断提升,从2号块钢筋绑扎到张拉结束用时15天,到3号块用时13天,再到后续达到11天一仓的悬浇速度,创造了行业标杆。
图为青年突击队队员在开展工作 童丽雅 摄
险情就是冲锋号。2025年5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安全员杨建刚结束一天的工作,迈进宿舍门槛,突然接到电话通知,一头扎进门外滂沱的雨幕中,仅仅几分钟,青年们便迅速集结完毕,开展现场巡视巡查。
当他们一路摸排到鲜花湖特大桥观景平台下的排水沟时,心里一紧,发现排水沟已被堵塞,青年突击队迅速展开清淤工作。最终,排水通道被打通,涌入农户院中的泥沙材料被清理完毕。
大桥飞跨两岸,每一寸的延伸都镌刻着技术攻坚的烙印。2023年底,一支集结了和襄高速公路二标段全线技术型青年的队伍正式组建,被命名为“跨山越水”青创先锋工作室,展开了一场持久性的技术攻坚战。
图为青年突击队队员在开展工作 李彩姚 摄
0号地块采用托架施工,依照原设计方案的堆载预压,不仅预压周期长,更伴随着高空频繁作业的额外风险,工期等不起,安全压力更大。
“必须要创新,寻找突破口!”一个全新的方案逐渐成型——千斤顶反拉加载预压,其核心在于化“堆”为“拉”,提升效率、缩短工期。这种方法在高墩异型墩柱施工中属于首次采用,0号块预压顺利完成,工期足足缩短了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