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测序仪国产替代进程加快,但价格拼得更狠了,厂商如何突围

基因测序仪国产替代进程正在加快。

根据比地招标网9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基因测序仪招投标市场有137家采购单位,123家中标单位,中标设备数量达179套,中标总金额约2.49亿元。

中标金额前三的厂家,国产厂家占了两家,分别是华大智造(688114.SH)以及贝瑞基因(000710.SZ),合计市占率达到59.31%;进口厂家只有一家赛默飞,市占率为14.44%。

回顾2024年国内基因测序仪招标市场,中标金额市占率最高的前三家,国产厂家只有华大智造一家,市占率为50.05%;进口厂家则有两家,分别是因美纳和赛默飞,合计市占率为16.24%。

今年3月4日,因美纳公司被中国商务部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被禁止向中国出口基因测序仪,原因在于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措施。因美纳属于全球基因测序仪龙头企业,在中国发展受限后,加速了中国基因测序仪市场竞争格局重构。

华大智造执行副总裁刘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上半年,国产基因测序仪市场份额有扩大趋势,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装机量也出现大幅增长,创历史同期新高。公司坚持自己的使命价值观,会聚焦科技创新和全球业务发展,不会因为友商列入清单而改变自己的发展规划和步伐。

华大智造近期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全读长测序业务仪器销售总量超700台,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60.35%。与此同时,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亏65.28%。

虽然基因测序仪整体国产替代进程在加快,但厂商之间的价格战也变得更加激烈。

华大智造2025年上半年调整后的销售毛利率为52.85%,相比2024年上半年下降了8.03个百分点;贝瑞基因、诺禾致源(688315.SH)这两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调整后的销售毛利率也分别下降了2.67个百分点、0.91个百分点。

“当前国内基因测序行业竞争态势有所加剧,为抢占市场份额与样本资源,部分中小厂商采取超低价竞争策略,不仅给行业试剂销售带来短期不确定性,也对整体生态健康度构成挑战。”近日,在华大智造举办的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公司管理层亦这样表示。

基因测序仪的商业模式本质是以设备为入口、以耗材服务为盈利核心的“超级剃须刀”体系。因此,测序仪新增销售的市场份额是驱动后续试剂销售及收入增长的关键前置条件,抢占设备市场份额即意味着锁定下游客户的长期价值。如何摆脱价格内卷,成为国产基因测序仪企业需要应对的问题。

9月9日,华大智造发布DNBSEQ系列最新款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T7+,可在24小时内交付超14Tb的测序数据,平均每10分钟完成1例(每小时完成6例)、每年完成3.5万例的人全基因组测序,打破了高产与快速无法兼得的困境,也刷新规模测序速度。

刘健表示,过去客户因样本处理额外耗时2到3个小时,测序周期变长,长期积累会打乱排班,T7+全流程可控制在24小时内,能固定每天上机、下机时间,解决排班困扰,这与友商40小时甚至28小时耗时有本质区别。质量上,华大智造测序仪处理DNA样本时,始终复制最早一批DNA,避免其他技术路线“一分二、二分四”易出错的情况,质量从技术路线设计上可以提供保障。未来T7+将进一步降低单Gb成本,延续测序领域“超摩尔定律”,推动应用端使用,就像手机里面的数据量和应用越来越多一样。

运城
上一篇:{loop type="arclist"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