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0 来源:安不忘危网作者:请把心放下
东北有句话说:“人老不服老,命苦别喊疼。”赵本山大概就是这个路子。前些天,有粉丝在一家东北民宿门口偶遇了67岁的赵本山。
一张合照,火速登上热搜。照片里,他穿得还挺时髦,精神头也还算有。但细看,头发白了,眼角皱纹深了,最抢镜的——不是他那熟悉的笑容,而是鼓鼓的大肚腩。“这还是我认识的赵本山吗?”很多人一眼没认出,直呼“断崖式衰老”。
可仔细一想,这位“春晚一哥”也老了,该松垮的地方总得松,该归隐的人,终究会回到土地上去。苦出身,土里刨食打天下1957年,赵本山出生在辽宁铁岭一个小村庄。6岁丧母,父亲外出闯荡,把他留给了一个眼瞎的叔叔照顾。一个孩子,跟着盲人二叔长大,吃着左邻右舍的百家饭,把童年熬成了一锅苦粥。
但老天爷还是赏了他一口饭。叔叔是个地道的民间艺人,会吹拉弹唱、二人转样样精通。赵本山耳濡目染,7岁拉二胡,10岁能唱段子。乡里人都说:“这孩子,以后能混出名堂!”17岁,他进了公社的文艺宣传队,没学历、没背景,但有一样东西别人没有——接地气儿。
他演过聋子、瞎子、老头、二流子,每一个角色都像是村口的某个熟人。真正出圈,是1982年的《摔三弦》,他把一个盲人演得活灵活现,吓得残联都来找他“算账”。再后来,他被姜昆看中,1990年上了春晚,小品《相亲》一炮而红。从此开启了他21年不间断的春晚之旅。那几年,赵本山成了全国人民除夕夜的标配。有人说他俗,但他却能把“俗”讲出味儿,把“贱兮兮”的人写得可怜又可爱。
他说:“观众要的不是你教他做人,而是看了你,能笑一笑。”从《卖拐》《卖车》到《火炬手》《昨天今天明天》,他的作品像是给中国老百姓过年吃的头一道菜——热、香、实在。两段婚姻,四个孩子,个个不好带成名之后的赵本山,不缺风光,却难有圆满。他的婚姻生活,一直是个绕不开的坎。第一任妻子葛淑珍,是他年轻时在村里定下的娃娃亲。俩人一起过了不少苦日子,生了两个孩子——大女儿赵玉芳和儿子赵铁蛋。
铁蛋出生时就有先天缺陷,聋哑,还患有心脏病。12岁那年突然离世,这成了赵本山一辈子的痛。他曾在深夜酒后红着眼说:“我什么都能扛,这事扛不住。”后来,事业有了,圈子变了,人也变了。他和葛淑珍离婚,迎来了第二段婚姻——现任妻子马丽娟。她是话剧演员,气质温婉,也愿意站在赵本山背后做“家里的定海神针”。两人育有一儿一女。儿子赵一楠,小名“大牛”,曾留学新加坡,家里花了重金培养他创业,可惜连栽好几次跟头,赔了不少。
有人说他是“富二代里的失败样本”。女儿赵珈萱,网名“球球”,靠直播混圈子,看着风风光光,但其实一直在和抑郁症斗争。有次在直播里哽咽:“这病已经缠我十年了。”不少网友看得红了眼圈。一个儿子走得早,一个儿子走得歪,一个女儿心里苦,另一个也不算顺。赵本山也许最怕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那么有钱,怎么孩子一个个都没活明白?”他曾自问:“我到底是哪一步走错了?”
有钱能买飞机、买豪宅、买劳斯莱斯,但孩子的快乐,买不来。老了,退了,也许才真的“活明白了”从2011年退出春晚开始,赵本山渐渐淡出公众视野。没综艺,不营业,不参加活动。最常被看到的地方,就是自己在沈阳的“刘老根大舞台”附近。最近几年,他几乎“驻扎”在那里,日常就是种菜、喝茶、遛弯,像个退休老头一样。有人问:“堂堂小品王,就这么归隐了?”他答:“够了,我已经够了。”
偶尔他还会客串自家的电视剧,比如《乡村爱情》《鹊刀门传奇》。去年播出后,观众纷纷刷弹幕:“赵本山又回来了!”但他自己清楚,这是回忆杀,不是回归。他现在最喜欢的事,是坐在院子里,拉二胡、逗猫、拔草。他说:“人活一辈子,最值钱的不是名,不是钱,是心里踏实。”他不再追热点,也不再争番位,很多徒弟都已经闯出了自己的天地,小沈阳拍电影,宋小宝上综艺,王小利演戏唱歌。他不再事事管教,只守着这块他熟悉的黑土地,看人来人往,潮起潮落。
他也不是没摔过跤。有次在拍戏现场,为了示范摔倒的动作,真摔了。爬起来后,他摸着腰笑:“岁数大了,得服老。”这一摔,把观众都看红了眼。那一刻,人们才意识到:赵本山真的老了。回头看看他这几十年的人生,从泥地里打滚爬起,到站上春晚舞台,再到回归乡村。他就像一棵老玉米,风吹雨打过,皮糙肉厚,但心还热着。他演的是别人,其实讲的是自己。小人物、糙道理、真情感。
他曾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半年命。”没人比他更知道,站上舞台有多难,退下来又有多苦。也许他不是最“干净”的艺人,但他一定是最真实的一个。他用东北人的方式,把一整个时代讲得明明白白。如今的赵本山,穿着体面,却不张扬;说话慢了,但句句见心。他不再是那个每年除夕夜出现在亿万人面前的小老头,而是一个在院子里晒太阳、偶尔给徒弟煲鸡汤的老艺术家。是的,赵本山胖了、老了、退了,但他用自己的人生,教会了观众另一种幽默:不是哈哈大笑,而是笑着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