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产业升级驱动增长,华汇智能智能装备乘势而上
北交所官网显示,广东华汇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汇智能”)目前已收到北交所二轮审核问询函。从北交所问询内容来看,主要关注行业周期性波动以及客户稳定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等内容。
资料显示,尽管2023年至2024年锂电池行业存在结构性和阶段性产能过剩,但华汇智能凭借服务下游头部客户的经验优势和研磨设备产品性能的持续提升,其业务和业绩仍保持较高增长率,未受实质性影响。随着下游行业加速向第四代产品发展,低端产能将加速出清,结合第四代产品新增扩产和“二烧工艺”对研磨设备的叠加需求,华汇智能在锂电正极材料市场仍具备广阔空间,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作为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装备及其关键部件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华汇智能业务发展与下游磷酸铁锂行业的景气度紧密相连。公司主要产品涵盖锂电智能装备、数控机床智能装备和精密机械部件。
近年来,磷酸铁锂行业经历了产能井喷和阶段性过剩,碳酸锂价格波动、行业开工率降低等因素一度引发挑战。不过,进入2024年,行业出现显著变化,头部企业通过引领技术进步,推出高端磷酸铁锂产品,提高工艺壁垒,而低端产能则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加速出清。
以行业龙头湖南裕能为例,其采用的“二烧工艺”可生产出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颗粒更均匀,性能更优。2024年,湖南裕能开始通过技改方式提升高压实密度的第四代产品的产能比例。今年一季度,湖南裕能的高压实密度高性能产品的出货比例已提升至约37%,并积极推进海外产能布局,据公开研究报告,2025年的占比将达到40-60%。
过去,凭借综合优势,湖南裕能一直处于扩产状态,产能利用率基本持续在90%以上。根据高工锂电数据,今年上半年,湖南裕能的磷酸铁锂出货量排名第一,出货量分别约为48.62万吨,占我国磷酸铁锂出货量的30.2%,同比增长57.14%。
无独有偶,今年5月,万润新能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优秀的产品品质,获得宁德时代为期5年的总量为132.31万吨的大订单;8月,万润新能的“二磨二烧工艺”生产高压实密度产品的专利已公开。根据万润新能答复投资者提问,其高压实密度产品正按照既定研发进度有序推进中,产品性能满足客户提出的技术指标,目前验证进展顺利。
上半年,在行业整体复苏的背景下,受宁德时代重大业务合同的推动,万润新能上半年出货量达14.8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90.23%,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
一直以来,华汇智能均是湖南裕能、万润新能等行业头部电池材料生产企业的合格供应商。受益于头部客户的稳步扩产和技术升级,在2023年至2024年行业面临阶段性产能过剩时,华汇智能业务规模仍保持较高增长率。
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华汇智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91亿元、3.00亿元、4.27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657.10万元、4643.32万元、6262.32万元。增幅方面,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42.07%,净利润同比增长34.87%。
后续,在磷酸铁锂行业复苏的背景下,华汇智能不仅有湖南裕能技改项目订单的支撑,头部企业引领的工艺升级、技术迭代,更为华汇智能的研磨设备带来了新增需求。
根据GGII数据显示,锂电材料行业保持增长主要驱动力在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向第四代产品迭代(带动“一磨一烧”向“二磨二烧”工艺转变),以及磷酸锰铁锂、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体系的快速发展,这些都增加了对研磨工序的需求。GGII进一步预测,到2030年,中国锂电用砂磨机系统市场规模有望超过80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持续增长,并占据总装车量80%以上,这表明市场认可度大幅提升,行业景气度正反转向上。随着下游头部企业对高压实、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的持续追求,对配套的智能研磨设备需求有望随之增长。华汇智能与这些头部客户的深入合作,将直接受益于其新增产能或技改需求带来的研磨设备业务增长。
(本文来源:日照新闻网。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或与本网联系。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