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电影《轻于鸿毛》发布“换个活法”版终极预告,预告中性格截然不同的前妻李鱼(宋佳饰)、现任沈飞鸿(佟丽娅饰)从因身份而“疏离”,到为了利益“对抗”,到看见彼此而“同盟”,为观众展现了女性于困境中奔赴新生的成长路径。
在9月6日-7日的二轮限量点映中,电影口碑持续走高,不少观众评价影片“新鲜、荒诞、喜感,完全反套路”“叙事轻盈幽默,观感轻松舒适”“后劲大”“女性友谊不喧哗,却自有力量”“适合每一个曾被困住、又想温柔放下的人”……影片凭借独特的叙事风格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得观众能在其中驱散疲惫内耗,收获与执念自我和解的温柔力量。
影片由蔡成杰、踢替编剧,周铨执导,宋佳领衔主演、佟丽娅领衔主演,詹鑫、高舒乔、赵淑珍主演,将于9月13日本周六正式全国上映。
“咱俩认识的是同一个人吗?”随着终极预告李鱼、沈飞鸿各自描述自己认识的钟实,同一个人却有两副模样,故事走向也开始逐渐荒诞失控。
当消失的丈夫一夜间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前妻、现任原本的生活秩序也被打乱。可直到人生的荒诞把她们推到彼此面前,同盟的微光才慢慢亮起,这场看似充满对立的诙谐旅程,也成了两人彼此托举的开始。
习惯用“强硬”当铠甲的李鱼,一个“嗝”就能将“命中带煞”的乌烟瘴气轻轻吹散,却也终于在婆婆说出那句“李鱼,你辛苦了”时,将自己不愿意卸下的硬壳击碎拆解,在沈飞鸿面前袒露了真实脆弱的自我,在“被看见”的肯定中,放下了“必须扛住一切”的执念;被困在“柔软”惯性里的沈飞鸿则在李鱼的影响下,从“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迷茫,到敢说出“我喜欢这个房子”的笃定,再到幡然醒悟“自己才是跟自己相处一辈子的人”,终于跳出“钟实妻子”的身份枷锁,从客体叙事里走出来,找回了属于自己的“主体性”。
这场因“同一个男人”而起的荒诞故事,最终却与“他”无关,没有狗血的雌竞,只有在“坠落”中的相互救赎。李鱼与沈飞鸿在彼此的镜照里,一个卸下了“必须坚强”的重负,一个挣脱了“为他而活”的束缚,终于在同盟互助中,回答了比“他是谁”更重要的问题——“我是谁”。
这恰是《轻于鸿毛》最温柔的内核,那些打乱生活的荒诞、困住自我的执念,终会在“看见彼此”的过程里,变成找回自己、换个活法的契机。
电影《轻于鸿毛》在9月6日至7日的全国23城二轮限量点映中,收获了不少观众的肯定,不同视角的好评如同多棱镜般折射出影片温暖治愈的内核,让走进影院的人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其中,有观众看见女性之间彼此滋养、共同生长的生命力,感慨“女性友情构建出的其实是一种旺盛的生态系统”;还有很多观众被影片“轻妙、明亮、开阔”的叙事气质所打动,不少人走出影院后直言“看完整个人有种自在感,像卸下了肩头无形的担子,那些日常里的焦虑、紧绷,好像都被银幕里的轻盈感悄悄抚平了”,表示影片没有刻意煽情的泪点,也没有沉重压抑的冲突,而是用幽默消解困境,用温柔包裹现实,让观影成为一场“零负担”的治愈之旅。
而影片对“完美”的解构,也轻巧消解了当代人的自我困局,更有观众直言“完美的女人和完美的人生一样,根本不存在。让完美,轻于鸿毛。”正是这样的共鸣,让《轻于鸿毛》成了一剂抚慰人心的“良药”,让苦于疲惫生活、陷于无解命题的人,在一句台词、一段情谊或是一种人生态度里,得以暂时卸下重负,找到与自己和解的勇气,收获久违的快乐和慰藉。
(图片来自影片官方微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