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数学家集体亮相,深圳河套这个研究院要攻坚啥领域?
作者:网名败给了备注 来源:宣城 浏览: 【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5-09-10评论数:
南都讯 9月9日上午,河套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深圳)(简称,HIMIS)入驻暨场地启用活动举行。包括丘成桐、丘成栋、于如冈等全球知名数学家在内的首批入驻科研人员集体亮相,现场发布了近期科研成果,并举行了系列签约活动。
据悉,河套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深圳)由国际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发起设立,于今年4月揭牌成立,目前首批17位科研人员已入驻开展工作。这个揭牌成立不到半年的重点战略性科研机构,未来将聚焦哪些领域攻坚克难,又将连接哪些资源,引领哪些前沿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全球数学界“大牛”“大咖”汇聚河套
记者了解到,河套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深圳)由丘成桐发起设立,于今年4月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揭牌成立。不到半年的时间,研究院已吸引首批17位科研人员入驻,全都是数学界的“大牛”“大咖”和青年才俊。
活动现场,丘成栋介绍了首批入驻科研人员。发起人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20岁提前完成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的学业,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师从世界级数学大师陈省身。1976年,年仅27岁的丘成桐证明世界级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一举成名,开创了“几何分析”这一崭新的研究方向。1982年,丘成桐获得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的华人数学家。
目前,丘成桐身兼多职:他于2003年起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2009年起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2017年担任东南大学丘成桐中心主任;2020年担任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2021年4月起,担任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2022年从哈佛大学退休,同年4月全职加入清华大学、受聘担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2024年出任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首任理事长。丘成桐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科学院名誉院士。
丘成桐的弟弟丘成栋同样是享誉世界的数学大师,曾获古根海姆奖、斯隆研究奖等大奖,是美国数学学会会士、IEEE终身会士。他1976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博士学位,历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员、哈佛大学Benjamin Pierce助理教授,之后加入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任教。他在数学、应用数学与控制论、计算机科学、金融数学、生物信息等国际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了大量原创成果。
于如冈本科毕业于台湾大学数学系,后赴哈佛大学攻读并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马里兰大学、普渡大学等任教,2012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讲座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是数论、表示论和自守形式。
在几位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下,河套数学研究院汇集了一批资深研究员、副研究员和年富力强的青年才俊,预计今年年底引进人才将达到50-60人。“短短四个月时间,奶茶视频APP已经汇聚了几十人的顶尖数学家团队,未来还会有非常活跃的正当壮年的世界顶尖的数学家加入到这里。”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局长张林表示。
活动现场,研究院与香港中文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深圳河套学院、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深圳中学等院校签约。
或激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原动力
“河套数学研究院从揭牌到启用,仅仅用时几个月的时间,我一次又一次感受到深圳的速度。”丘成桐表示,国家发展依赖于基础科学,数学起到基础支撑作用。研究院的成立将夯实基础科学研究能力,通过数学学科引领关键技术突破,支撑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发展,为深圳乃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在深圳,突出的产业优势和开放的环境,吸引全球顶尖数学人才加速汇聚。丘成桐表示,深圳是最具创新活力的经济特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科技、人才、教育优势。河套地区连接香港,辐射全球,可以充分发挥优势支持创新。河套数学研究院将聚焦这一学科,加速人才培养,为粤港大湾区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河套数学研究院将打造完善的科研生态系统,为数学基础学科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希望在短期内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基础研究机构。”
张林表示,数学作为人工智能的最核心的理论和科学的基础,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基础的作用。要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基础科学必须要长期坚持投入。“而基础科学更重要的是人才汇聚、人才培养和人才溢出作用。丘成桐先生在这里号召发起成立HIMIS就可以连接深港,面向世界,并把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产业需求紧密融合起来。奶茶视频APP相信这样的一个学院将会成为深圳乃至国家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下一波产业变革原动力的发动机。”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香港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行榜,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成为全球第一大创新集群。张林表示,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的登顶不是终点,而是起飞的起点。未来,深圳、香港、广州将一起成长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区域,基础科学一定是决定它起飞的最核心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所以要在基础科学做长期、耐心的投入。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平台
活动现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丘成栋发布了研究院近期科研成果,包括《能量熵向量:一种高效微生物基因组序列分析与分类的新方法》《就孤立超曲面奇点的不变量研究提出关键猜想》《曲线网格+有限差分地震模拟软件并行计算方法》等,在生物医药、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一批新突破。
据了解,河套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深圳)聚焦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数学+人工智能等交叉研究领域,发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链接深港科技、教育和产业优势力量,吸引全球顶尖人才与团队,打造集基础研究、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数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以“25%基础数学、50%应用数学、25%学科交叉与成果转化”研究范式推动数学的产学研落地应用,为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实现更多突破提供支撑。
据介绍,研究院的建设内容包括科研任务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在科研任务方面,重点围绕基础数学、应用数学、交叉科学与产业化等三个方向开展研究。一是基础数学(含理论物理),重点围绕代数拓扑与代数几何方法、弦理论与量子场论、统计力学等方向前沿领域的重大课题进行研究。二是应用数学(含计算数学),重点研究关键领域数理方法,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复杂网络等领域密切相关的计算数学基础问题,针对重要典型场景开发高效算法。三是交叉科学与产业化,重点围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含经济数据分析)、高性能计算、生物与医学统计等三个方向开展研究,争取取得领域间学科交叉重大成果。
在人才培养方面,在初高中阶段与深圳中学等合作,支持数理拔尖人才的早期发掘和贯通培养,探索“大师培养未来大师”的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阶段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密切配合,与河套学院等科研机构以及深圳龙头企业合作,打造科研与实践基地,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具备颠覆式创新潜质的拔尖创新人才。
据悉,在未来发展中,研究院将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汇聚国内外优质学术资源,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研与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动深港协同创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助力深圳加快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张艳丽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赵炎雄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