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市场223亿元,阿里云占比第一
9月9日,国际权威市场调研机构英富曼(Omdia)发布《中国AI云市场,1H25》报告。报告显示,得益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蓬勃发展,中国AI云市场2025年预计达518亿元、增长148%,到2030年将达1930亿元规模。
根据报告,在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AI云市场中,阿里云占比35.8%、位列第一,其份额也高于2到4名的总和。紧随其后的火山引擎占比14.8%、华为云占比13.1%、腾讯云占比7%,百度云占比6.1%,前五名总和超整个市场的75%。
AI云市场进入爆发期,阿里云位列第一
报告指出,得益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蓬勃发展,中国AI云市场在2024年规模为208.3亿元,2025年预计达518亿元,市场进入爆发期。
为全面反映AI云服务市场现状,一般在统计AI云市场时会包括IaaS(AI基础设施)、PaaS(AI开发平台)和MaaS(AI模型服务)三大关键领域。基于该定义,Omdia将研究范围更精准地圈定为“生成式AI”,刨除了自然语言处理(NLP)、机器视觉(CV)等传统AI服务。
Omdia预测,2025年到2030年,中国AI云市场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到26.8%,未来AI云的增长将由多Agents合作、上下文工程、AI安全、大规模API调用等驱动。其中MaaS层(AI模型服务)预计增长最快,复合年增长率将超72%,2030年将达177亿元规模。
另外,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规模达223亿元,阿里云占比35.8%位列第一,火山引擎紧随其后占比14.8%,华为云占比13.1%,腾讯云占比7%,百度云占比6.1%,前五名总和超整个市场的75%。Omdia指出,提供高性能、差异化的AI云服务,需要极精细的复杂工程和垂直整合能力,这正是阿里云等头部云厂商擅长的,未来将继续引领AI云市场发展。
以全栈布局、开源、多元场景为策
当云计算变成千行百业的“水电煤”,企业与市场不会再犹豫“要不要上云”,而是选择“上谁的云”。根据Omdia上述报告,今年上半年阿里云的表现极为亮眼。数据显示,阿里云除了以35.8%的市场份额独占鳌头以外,其份额也高于2到4名的总和。该成绩的取得是阿里云此前以全栈布局、坚定开源和多元场景等策略来布局AI自然结出的成果。
今年以来,阿里巴巴已持续加码对AI的投入。今年2月,在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在AI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现有业务的AI转型等三方面加大投入,其中未来三年在云和AI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
面向智能时代,依靠遍布全球的软硬件基础设施,阿里巴巴已建立起从AI算力、AI云平台、AI模型和应用到开源生态的全栈技术能力,全面升级从服务器到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和推理平台的技术架构体系,搭建了软硬一体垂直整合能力的全栈AI。另外,自2025年以来,阿里云已新增8个数据中心,位于北京、上海、杭州、泰国、韩国、马来西亚、迪拜和墨西哥。
阿里云AI基础设施全景。
当业界还在模型开闭源之间举棋不定时,阿里巴巴已率先坚定选择了贯彻开源战略。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已开源300多个模型,“全尺寸”“全模态”“多场景”的开源策略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企业及开发者的各种多样需求。另外,全球开发者基于阿里通义千问模型衍生开发了超14万个模型,最新的通义千问Qwen3模型,支持119种语言。
阿里通义是中国企业选择最多的大模型。国际市场调研机构沙利文最新报告也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级市场大模型的日均总消耗量为10.2万亿Tokens,阿里通义占比17.7%,位列第一。
另外,基于阿里巴巴集团丰富的应用场景,阿里的AI原生应用加速发展,在夸克、高德、钉钉、淘宝等国民应用和常见场景中,AI正在覆盖用户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阿里对AI的投入已开始显现成果”。吴泳铭此前提到,无论是阿里云在客户的AI需求下恢复高速增长,还是广泛的to C和to B场景的AI体验升级,都看到了AI驱动阿里高速增长路径更加清晰。
提前布局“人工智能+”
今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称《意见》),将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作为人工智能普及应用的六大重大领域。在《意见》提出的重点领域,阿里云已有多项部署。
在“人工智能+”消费提质方面,软硬件产品层出不穷。《意见》呼吁用人工智能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培育覆盖更广、内容更丰富的智能服务业态,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
近期在2026财年Q1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吴泳铭就提到,以AI+云为核心的科技平台、购物与生活服务融合的大消费平台,是阿里集团面临的两大历史性战略机遇。其中阿里巴巴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布局,并不是着眼于单一消费品类的竞争,而是满足10亿消费者的一站式需求,塑造AI时代大消费平台的商业形态。
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意见》提到要加快培育一批底层架构和运行逻辑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原生企业,探索全新商业模式,催生智能原生新业态。阿里云旗下模型和技术已赋能诸多产业。
以汽车产业为例,去年中国一汽已将大模型应用于企业决策生产中。当管理者查看“上个月每天红旗的销量情况”时,大模型在5秒钟内就能生成一份可视化表,而以往拿到报表需要一周时间。据了解,该大模型应用底座正是阿里云通义千问模型。
文/林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