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贵iphoness,苹果终于“把牙膏挤爆”
作者:日不落帅表哥 来源:宣城 浏览: 【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5-09-11评论数:
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一年一度的“苹果春晚”如约而至。这次秋季新品发布会上,苹果一反以往的“挤牙膏式”风格,在iphoness、AirPods和Apple Watch三款产品上都进行了较大迭代。
苹果终于把牙膏挤爆了。
01、“史上最贵”“史上最丑”和“史上最薄”
苹果这次发布会的重头戏,依然是iphoness。虽然新iphoness在设计上做出了较大改变,但由于与此前的爆料相差无几,熬夜等待的用户们多少有些失望。
这次苹果发布了iphoness 17、iphoness Air、iphoness 17 Pro和iphoness 17 Pro Max四款手机。iphoness 17首次支持了此前仅给Pro配备的120Hz自适应高刷,并且可变刷新率带来的省电,能让手机看视频的续航暴涨。
这可谓是苹果在标准版上对抗安卓机的一个“大招”,在社交媒体上,无数用户惊呼“苹果终于大方了”。微博关于iphoness 17的热搜下,一位用户直接留言称:“标准版最大一块短板补上了,销量可以大杀特杀了。”
iphoness 17搭载了A19芯片,该芯片由3nm工艺打造,采用6核CPU+5核GPU设计,性能相比于A18芯片提升了20%。
影像方面,iphoness 17采用了4800万像素融合式双摄系统,由一颗4800万像素融合式主摄和一颗4800万像素融合式超广角组成,而其所谓的融合式主摄,实际上是在主摄像头里融合进了2倍长焦。前置摄像头上,苹果采用了Center Stage前置摄像头,其传感器几乎是上一代的两倍,并且是个正方形,能实现更自由的构图。另外,Center Stage前置摄像头还支持视频超稳防抖,以及前后摄像头的同步双拍。
iphoness 17 Pro的亮点则在于其外观是由铝金属一体成型,散热效果更好,也更“抗造”。苹果官方表示,在VC均热板和能效比更高的芯片的作用下,新Pro机型的散热效率能达到此前钛金属Pro机型的20倍。
此外,Pro机型延续了此前的专业级影像能力,后摄镜头组由4800万像素融合式主摄、4800万像素融合式超广角、4800万像素融合式长焦组成,最多能做到8倍光学变焦,支持ProRAW和ProRes视频格式。前摄同样是1800万像素Center Stage前置摄像头。
相比前代产品,iphoness 17 Pro/Pro Max迎来了近7年来最大的一次外观调整,苹果在其后置三摄上首次采用“倒品字形”布局,搭配凸起达3.2mm的钛合金基座,覆盖面积接近背板的三分之一,被不少网友称为形似“充电宝”。在微博上,“iphoness 17 Pro丑”也登上了热搜。
在国内手机市场中,影像技术一直是国产手机品牌竞争的关键点。而苹果选择“牺牲”外观改善性能,或许也是它为了迎战安卓阵营的选择。
iphoness Air是苹果发布的四款手机中“特立独行”的一款。苹果并没有在其产品型号中加入数字标识,它的机身厚度仅有5.6mm,重量为165g,是迄今为止最为轻薄的一款iphoness手机,并且也搭载了苹果目前最强的A19 Pro芯片。
在此前的爆料中,iphoness Air曾是这次发布会中最不被外界看好的机型。许多机构曾预测该机型仅能使用eSIM,也大概率不会在国内市场发售。但在发布会后,Air机型登上苹果中国官网,也点燃了不少用户对其的热情,“未来感极强”,纷纷表示打算上手抢购。
国际市场调研机构Omdia研究经理周乐轩表示,iphoness Air标志着苹果的战略转变,借鉴了Mac产品线上的成功经验,即将Air系列作为Pro系列的补充,形成一个独特且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层级。通过将“超薄”的特点打造为高端属性,而非依赖更大的显示屏,苹果可以逐步淘汰销量最弱的机型,同时强化其产品线演进策略。
而在外界的猜测中,iphoness Air的“超薄”形态更可能是在为将来的折叠屏iphoness做准备。
▲图源/苹果中国官网
售价方面,iphoness 17标准版国行版起售价格5999元,存储翻倍到了256GB,在性价比上体现出了苹果的“诚意”。iphoness Air为7999元,iphoness Pro为8999元,Pro Max为9999元。iphoness 17 Pro Max的顶配2TB版本价格拉升到了17999元,成为“史上最贵的iphoness”。
其他产品中,苹果耳机AirPods Pro 3也进行了全新升级,主动降噪能力达到上一代的两倍,续航能力也比上一代多了两个小时。其定价为1899元,与上一代相同,“加量不加价”。
而更大的升级在于,相较于此前仅用于听歌和通话的场景,苹果这次直接使AirPods Pro 3成为真正的“智能穿戴”设备,不仅能在对话双方都佩戴耳机时实现同声传译,还能在运动时测量心率和卡路里消耗量。
发布会后,“AirPods Pro 3实时翻译”登上了热搜,许多用户表达了购买欲望。但有人下单预购后才发现,实时翻译功能在国内无法实现——实时翻译的功能需要基于苹果智能系统Apple Intelligence来实现,而苹果AI在国内上线时间仍在不断“跳票”中。
用户对耳机实时翻译功能的需求,也意味着苹果AI在国内上线变得更紧迫了。
Apple Watch的更新也同样令人耳目一新。
Apple Watch Series 11继续在健康监测上发力,支持检测慢性高血压,但目前国行版本不支持该功能。它的另一项功能更新则是睡眠质量评分,Series 11会对用户的睡眠时长、就寝规律、清醒次数等指标进行分析并打分,对改善睡眠提供指导,还能监测用户是否有睡眠中呼吸暂停的情况。
为了支持以上两个功能,Series 11的电池进行了重新设计,续航时间达到了24小时。此外,蜂窝版本还支持5G通信,更加节能。
Apple Watch SE 3搭载了S10芯片,首次支持全天候显示、双指捏合、翻腕控制、睡眠监测、车祸检测等功能,还可以通过SE 3的扬声器,在忘记带耳机时播放音乐、播客等内容。Apple Watch Ultra 3除了支持Series 11新增的所有功能外,在屏幕上采用了OLED和LTPO3技术、搭载了卫星通信、支持42小时续航。
售价方面,Apple Watch Series 11是2999元起,Apple Watch SE 3是1999元起,Apple Watch Ultra 3是6499元起。
02、新iphoness能否抓住中国用户的心?
不久前,苹果刚交出近年来的最强财报。
2025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显示,苹果的总营收达到940.3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0%,创2021年12月以来最强季度增速,远超市场预期的895.3亿美元。净利润达到234.3亿美元,同比增长9%。这份好成绩,主要来自于iphoness销量的强势复苏和服务业务持续高增长。
其中,苹果核心业务iphoness营收达到445.8亿美元,实现了13%的同比增幅。苹果CEO蒂姆·库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主要得益于“iphoness 16销售实现了强劲的双位数增长”。今年上半年,iphoness 16销量表现出色,远超去年同期的iphoness 15,尤其是在现有用户的换机需求上。
相比iphoness的业绩,Mac业务的表现更为亮眼。第三财季,Mac业务营收为80.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5%,主要得益于今年3月推出的新款MacBook Air,Air机型也是苹果一直以来最畅销的笔记本电脑。
苹果的服务业务(包括iCloud、Apple Music、AppleCare、App Store及与谷歌的搜索协议等)延续了增长态势,第三财季营收为27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
尽管营收改善,但苹果的竞争压力并不小,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上。
第三财季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收迎来上涨,达到153.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扭转了过去两个季度的下滑趋势。但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国补”的拉动。库克在财报会议中解释,第二季度是手机等数码产品“国补”产生影响的首个完整季度,苹果的部分产品确实受益于此。
事实上,除了“国补”的影响,今年以来,苹果也在不断降价以求销量的上涨。据凤凰网财经报道,在“618”前夕,苹果曾向渠道商下发调价通知,包括iphoness 16 Pro在内的多款旗舰机型价格大幅下调。例如,iphoness 16 Pro 128G版的售价直降2000元至5999元,精准地卡进国补范围。
苹果“以价换量”的背后,是华为强势归来的压力。IDC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华为以1250万部出货量重返国内市场第一,市场份额达18.1%,OPPO、vivo、小米、荣耀等品牌也在通过价格优势,试图争夺苹果的市场份额。
无论是在iphoness 17更新上迎战安卓,还是在销售上“加量不加价”,苹果在中国市场上吸引用户的心思满满。
而苹果也并非所有业务在上个财季都顺利实现增长。第三财季ipads业务营收为65.8亿美元,同比下降8%,尽管苹果在3月推出了低价新品,也没能提振整体销量。包括Apple Watch和AirPods等可穿戴设备和其他硬件产品营收为74亿美元,同比下滑8.6%,更是低于市场预期。
此次发布会后,新AirPods和Apple Watch在功能上的创新迭代,或许能让大众对其硬件产品重提热情。
03、苹果AI仍然“跳票”
去年年底,苹果一度距离4万亿美元市值只有一步之遥,但在英伟达和微软先后跨过4万亿美元市值大关后,苹果股价却逐渐下滑。美东时间9月9日,苹果发布会后,苹果股价收跌1.48%,市值一夜蒸发5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32亿元)。
究其原因,一个重要因素是,相较于英伟达、微软和Meta等科技巨头,苹果在AI方面的反应过于缓慢。2022年底ChatGPT横空出世,而苹果直到2024年6月才推出Apple Intelligence。
在AI研发的进度上,苹果遭遇诸多坎坷。
据媒体报道,自今年年初以来,包括多名顶尖研究员和团队负责人,已有十余名苹果AI研究员离职,加盟到Meta、OpenAI、xAI和Cohere等竞争对手麾下。
9月以来,苹果再次被传出多名AI领域人才离职的消息。其中,负责机器人技术的首席人工智能研究员张健(Jian Zhang)加盟竞争对手Meta,还有三名大语言模型研究员集体出走。前不久,苹果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庞若鸣宣布他已经离开苹果加入Meta。
周乐轩表示,安卓在AI集成(包括生成式AI和AI助手)方面进展迅猛,而苹果在AI功能推出方面的缓慢,也导致部分用户推迟升级,这也可能为苹果带来长期挑战。
手机上的整体AI应用正在加速普及。据Omdia预测,到2025年底,预计有四分之一的智能手机将具备AI功能,高于去年的9%,而用户在日常体验中对AI的需求正日益增长。
数据显示,在中国这一关键市场,苹果占据了约40%具备AI功能的智能手机份额,却缺乏内置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也驱使用户不得不大量使用豆包等第三方应用。若不能加速AI部署,苹果可能将阵地拱手让给软件集成更深入的本地安卓品牌。
周乐轩指出,iphoness 16e尽管在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市场的用户情况良好,但在新兴市场的普及却相对滞后,主要原因是缺乏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在硬件创新之外,苹果通过软件驱动实现差异化的紧迫性正在增加。
“奶茶视频APP认为人工智能是奶茶视频APP一生中影响最深远的技术之一。正在将其融入奶茶视频APP的设备、平台以及整个公司。投资也在大幅增加。”库克在苹果第三财季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他还透露,今年苹果已收购7家公司,虽然规模都不大,但公司仍“愿意通过并购加速产品路线图”。
在本次发布会上,似是为了甩掉大众对其“苹果AI落后”的印象,苹果在介绍各产品时,也频频强调其基于Apple Intelligence实现的功能,但对于很多用户来说,这种“看得见、吃不着”的滋味,也并不好受。
一直被视为“AI领域的后来者”,仍是苹果当下面临的最大挑战。
(作者 |林小葵,编辑 |阳一,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本内容来自财经天下WEEKLY)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