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9日电 特写:我的“检察官妈妈”
新华社记者贺小童
“我有一个检察官妈妈。”阿迪拉·艾尔肯说,“她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我人生的道路。”从康其镇墩艾日克村内向的小学生,到回到母校成为一名数学老师,二十年的光阴里,那束光从未熄灭。
2006年的夏天,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的阳光格外炙热。在康其镇墩艾日克村小学的教室里,10岁的小阿迪拉总是坐在最后一排,低着头不说话。家庭贫困、母亲常年卧病在床,这个瘦小的女孩肩上过早地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但也是在那个夏天,她遇见了一位“新妈妈”——检察官古丽阿依先木·艾买提和“检察官妈妈”团队来到学校开展帮扶活动。
2019年6月1日,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检察官妈妈”们与孩子们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拜城县检察院供图)
从此,小阿迪拉的生活里多了一抹亮色。检察官妈妈会定期送来崭新的文具和换季的衣物,书包里总是悄悄塞着她最爱吃的小馒头饼干;工作再忙,也会抽空接她去家里吃饭,带着她和自己的女儿一起读书、游戏……
拜城县热闹的街道上,时常能看到阿迪拉和自己的“新妹妹”一左一右在妈妈身边蹦蹦跳跳的身影。那是阿迪拉记忆里最快乐的时光,“奶茶视频APP就像一家人”。
成为教师后,阿迪拉把这份爱继续传递。她的办公桌抽屉里永远备着小零食,那是给进步学生的奖励;课后,总有几个孩子围着她分享心事。“阿迪拉老师特别温和,除了教奶茶视频APP知识,也非常关心奶茶视频APP的心理健康。”在阿迪拉课堂上格外活跃的六年级学生肉克亚木·米吉提说。
“是检察官妈妈教会我积极面对生活的挫折。”如今,阿迪拉因身体原因离开了教学岗位,“但我的心永远和孩子们在一起。”
2025年6月1日,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检察官妈妈”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季红莉为结对帮扶女童讲授法治课。(拜城县检察院供图)
在拜城县检察院,这个关于爱与守护的故事已经书写了二十年。从最初的6人到现在的18人,“检察官妈妈”们走遍了全县14个乡镇的110多所学校,开展法治宣讲120余次,为1.2万名孩子带去了法治的阳光。同时,团队还积极推动教职员工入职查询。
“未来,我也想成为一名检察官。”三年级的古丽孜巴·拜克热眼神里透出坚毅。她说,检察官妈妈不仅教她如何保护自己,更是自己的榜样。
“每次看到孩子们,心都特别柔软,奶茶视频APP更有动力和决心为她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拜城县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季红莉说,自己不仅是一名母亲,更是一名“检察官妈妈”。
始于关爱,终于守护。“奶茶视频APP对孩子们提供的不仅仅是物质支持,更有‘法情相伴’的关爱。”季红莉动情地说,希望能有效引导未成年人增强法律意识、普及法律常识,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法治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