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0 来源:富国强兵网作者:168456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题:在三尺讲台闪耀光辉!2025年“最美教师”发布
新华社记者魏冠宇
杏坛耕耘,无上光荣!
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会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教师”。24名教师和保定学院毕业生赴疆任教群体代表今年获此殊荣,是全国教师队伍的优秀代表。
我国1885.1万人的教师队伍,以乐教爱生、仁爱奉献,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
教育的目光不是总盯着花园里耀眼的牡丹花,而要更多投向墙角处不起眼的苔花。
“一把尺子量不了所有孩子”。这是上海市虹口区密云学校教师丁美珍、西藏山南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古桑曲珍共同的教育信条,她们用专业与爱心为特殊儿童点亮心灯,让残障学生共享优质公平教育。
评估报告与教辅设计稿堆满案头,晚上钻研、白天实践……37年如一日,丁美珍带领团队开发38门区域共享课程、上百种教辅具,研发智慧平台识别随班就读残障学生需求。
15年从事特殊教育的古桑曲珍,为家住偏远的听障孩子送教上门,悉心指导学生跳出震撼人心的舞步。
雨露滋养的地方,苔花正茁壮成长。
“城里不缺老师,村里的娃娃需要我。”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索伦中学教师刘玉忠,见证学校从蒿草没膝、仅有三栋架子房,到标准化综合教学楼、体育馆拔地而起的40年变迁。
择一事,守一生。
教书育人之余,他甘为人梯培养23名青年教师,其中5人获评自治区骨干教师,为这所边境学校打造“带不走”的师资队伍。当年他送出学校的“淘小子”,铭记刘玉忠“教育改变乡村孩子命运”的教诲回校任教,如今已任德育校长,和老师并肩作战。
写下超280万字教学日记的任明杰,把数学题融入生活场景的孟庆阳,被学生称为“全能秦妈”的秦春娟,以“阅读点灯”提升学生自信的黄俊琼,用一支竹笛带领山区孩子感受美、创造美的肖惠文,探索推广新疆和西藏本地化学教学方法的侯纯广,扎根西部25年的保定学院毕业生赴疆任教群体代表……一批默默奉献在中西部和乡村教育一线的“最美教师”,守护梦想、传递希望、塑造未来。
一批“最美教师”,长期服务国家战略和科研一线需求。
钟义信坚守科研60余载,奠基我国信息科学、人工智能教学;邓宗全深耕宇航空间机构与特种机器人领域40余年,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刘益春秉持“创造的教育”理念,为我国半导体光电子技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水柏年扎根海岛35年,突破渔民养殖瓶颈,修复沿海海洋生态;带学生下煤矿、进隧道,姜德生言传身教,研发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光纤传感技术设备;翟婉明首创理论体系,攻克重载列车与轨道相互作用国际性难题;廖红潜心研究作物养分高效根系遗传改良,被农民称为“挥着锄头的女科学家”……
“最美教师”,从各级各类学校平凡的岗位走来。
学前教育,有尊重孩子天性惠及万名儿童的邵瑜;思政教育,有潜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30多年的秦宣、与学生同台述评时政的胡嵘苹;职业教育,有培养劳模工匠、攻克技术难关、把课堂搬到工厂企业的马琼、杨洋、欧阳陵江、郑万众、薄宜勇……
“最美教师”,是教育家精神的一线实践者。
他们立足自身岗位,以坚守的力量、创新的智慧、使命的担当,在三尺讲台闪耀光辉。
策划:陈芳
记者:魏冠宇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