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jnsjmc.com/cache/1b/00a78/3f573.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15
“寒王”涨跌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芯预期变了

高瞻远瞩网高瞻远瞩网

“寒王”涨跌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芯预期变了

改变游戏规则

撰文/陈邓新

编辑/李觐麟

排版/Annalee

芯片赛道,可谓人声鼎沸。

近来,寒武纪站上了风口浪尖:由于股价一度超越茅台,加冕成为资本市场的“寒王”,随之而来则是暴跌,又招致非议。

寒武纪的成色仍有待考验,但国产芯片崛起却是大势所趋。

多年以来,海外芯片巨头拥有无可争议的话语权,可随着国产替代的不断推进,竞争格局也有了微妙的变化,麒麟芯片时隔四年重现发布会、昆仑芯三万卡集群点亮、国产DDR5上市……

毋庸置疑,中国芯有了更大的势能。

成为出口的新标杆

曾几何时,国产芯片是落后的代名词。

中国半导体科学奠基人王守武在1977年感慨:“全国共有600多家半导体生产工厂,其一年生产的集成电路总量,只等于日本一家2000人的工厂月产量的十分之一。”

这之后,国产芯片开启了漫长的追赶之旅。

问题在于,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要抹去数十年的差距何其容易,相当长一段时间,国产芯片陷入既不叫好又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中国芯片飘摇60年:从一无所有到燎原星火》一文指出:“这就导致了一个‘死亡螺旋’——国产半导体、软件因为起步晚,问题多,没有多少人愿意用;而没人买没人用又进一步导致国产产业链没有后续资金来做技术升级,也难以发现产品中的问题。”

正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一方面,在大基金、产业基金、资本市场的支援之下,国产芯片产业链持续前进,日积月累之下逐渐撕下了羸弱的标签。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芯片产业链分为设计、制造、封测三个环节,技术含量最低的封测环节在2007年的销售额占比超过了50%,2015年之后设计与制造两大环节起势,产业链朝着均衡的方向发展,到了2023年三大环节占比分别为44.56%、31.56%、23.88%。

麒麟芯片时隔四年重现发布会

关于此,从中芯国际就可见一斑。

肩挑着“国产芯片”突围的重任的中芯国际,从提交招股书到挂牌交易,耗时不过40余天,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走上了快车道,进而推动国产芯片产业链升级换代,迎难而上打破芯片制造工艺的技术垄断。

另外一方面,手机、汽车、互联网等领域的科技企业纷纷加码国产芯片,成为国产芯片产业链迭代的重要推手。

譬如,字节跳动投资了下一代存储芯片公司昕原半导体、GPU芯片设计独角兽摩尔线程、AI芯片公司希姆计算等。

再譬如,阿里巴巴旗下平头哥半导体公司研发了新一代AI推理芯片,可兼容英伟达的CUDA生态,旨在填补中端市场的空白。

此背景下,国产芯片支棱了起来。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集成电路的出口数量为2981亿块,同比增长11.31%;

出口金额为1595亿美元,同比增长17.28%,超过了手机成为出口额最高的单一商品。

图源:半导体纵横

不难看出,虽然国产芯片遭遇了种种困难,但崛起之路势不可挡。

巨头们为什么都在押注

中国芯正在悄然改变游戏规则,这背后的缘由有三。

首先,自主可控。

由于国际形势复杂,特别是2018年之后日趋加剧,自主可控不再是各行各业的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这其中,海思半导体尤为值得一提。

2004年,华为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海思半导体,逐步成为国产SoC领域无可置疑的领军者,巅峰时期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一度登顶。

黑天鹅降临,海思遭遇了水逆。

时任华为轮值董事长的徐直军在HAS 2021上表示:“海思对于华为来讲,本身是一个芯片设计部门,并不是一个盈利的公司,所以奶茶视频APP对它本身没有一个盈利的诉求,奶茶视频APP就是养着这个队伍”。

蛰伏的尽头是回响,海思又活过来了。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海思的市场份额为4%,而上一年同期为2%,取得了显著进展。

图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现如今,华为Mate XTs官宣搭载麒麟9020芯片,毫无掩饰地释放国产芯片供应链已实现全链路自主可控的信号。

其次,走向高端。

眼下,冲高成为手机行业的共识,这对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自研芯片被视为走向高端的捷径。

Wit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芯片则是能定义手机差异化体验的关键要素,在AI驱动的智能手机时代,芯片与软件的深度协同,将直接影响手机厂商的品牌形象与产品竞争力。”

事实上,苹果自研A系列芯片与M系列芯片,摆脱芯片巨头的束缚,通过软硬一体化打法长期统治全球高端消费电子市场。

而国内手机品牌,也踏入同一条河。

以小米为例,早在2017年推出了首款SoC芯片澎湃S1,之后陆续推出ISP芯片澎湃C1、电池管理芯片澎湃G1等。

雷军曾坦言:“如果小米想要成为一家硬核的科技公司,芯片是必须攀登的高峰,也是绕不过去的硬仗。”

好事多磨,小米玄戒O1在2025年揭开了面纱。

这意味着,小米成为华为之后,中国第二家实现旗舰SoC芯片商用化量产的手机品牌,极大增强在高端市场的话语权。

“玄戒O1虽然跟世界级的巨头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始终相信,只要开始追赶,奶茶视频APP就走在赢的路上。”雷军如是说。

图源:雷军微博

再次,降本增效。

近年来,降本增效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核心诉求,特别是在算力紧张的背景之下,平衡高效率与低成本尤为困难。

DeepSeek通过算法优化等手段降低了成本,在科技界引起轩然大波。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低成本软件方案性价比高,但并不意味着对算力的需求可以忽视,特别是在多模态之下,大模型对算力的需求会呈现几何级增长,毕竟多模态模型能力持续升级是大势所趋。”

于是,百度为行业提供了另外一个解题思路:点亮了国内首个基于昆仑芯的三万卡集群,以降低单位算力成本。

如此一来,不但解决了自身算力的供应问题,还极大地抵消了算力的溢价问题。

最后,满足差异化诉求。

在汽车领域,海外芯片巨头长期把持市场,虽然采用其通用方案成熟可靠,但难以避免同质化,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一直是千行百业的夙愿。

毕竟,车企对自身适配怎样的SiC芯片一清二楚,自研不但效果更好,还可以省时省力,从而谋求差异化竞争力。

正因为如此,理想、小鹏、蔚来、比亚迪等布局了自研智能驾驶芯片、SiC芯片、IGBT芯片等车规级芯片。

理想汽车首席技术官谢炎如此评价自研的智驾芯片M100:“与市面上其他AI芯片截然不同的是,奶茶视频APP采用了真正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芯片、编译器、运行时系统和Halo操作系统从一开始就是一起设计的。因此,奶茶视频APP可以更轻松地将硬件和软件模块垂直集成到更强大的AI推理系统中,并且未来可以持续扩展。”

总而言之,资本市场对寒武纪青睐有加,炒作之外也有对国产芯片今非昔比的认可,随着国产芯片的全面开花,未来与海外巨头一较高下也并非不可能。

那么,市场对国产芯片有了更大的期许。

赞(483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高瞻远瞩网»“寒王”涨跌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芯预期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