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阳薇 中国旅游报记者 白骅
鸭子河畔,三星堆“古蜀之眼”在晨光中凝视千年光阴;马尾河边,绵竹年画的绚烂色彩在乡野间引人注目。9月3日,中国旅游报社记者跟随中宣部组织开展的“活力中国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德阳,感受三星堆与绵竹年画的文化碰撞。
早上9时许,三星堆博物馆里已是人头攒动,展柜前围拢着不少游客。馆内共展出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1500余件(套),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三星堆考古发掘及最新研究成果。
“今天人还不算多,大家可以近距离感受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等文物带来的震撼。”三星堆博物馆讲解员曾杨一边引导游客避开人流密集区,一边介绍。
陶猪飞行员毛绒玩偶、金面祈福摆件、“出手吧青铜人”挂饰……游览完展陈区,不少游客进入文创区挑选起纪念品。“朋友们知道我来三星堆博物馆参观,纷纷让我帮他们‘代购’。”游客赵女士说。
“目前三星堆在售的文创产品超过2700种,实现年销售额破2亿元、IP授权破千万元。”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景区产业发展部部长何清告诉记者,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品类年更新率超30%,“不设限”是三星堆文创产品不断创新的秘诀。
三星堆的文化影响力正转化为经济价值。2024年有近600万人次的游客走进三星堆博物馆,直接带动德阳餐饮、住宿业飞速增长,而以三星堆为核心串联起的城市旅游线路,让游客从“打卡三星堆”到“德阳深度游”,不少游客会顺道去逛德阳文庙、品尝连山回锅肉,感受城市的多元魅力。
如果说在三星堆是向神秘的古蜀文明求索,那么色彩明快的绵竹年画则彰显着美好寓意。走进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家家户户的院墙上画满了年画,形成了“步步见画、户户有彩”的独特景观。
“这是双扬鞭门神,是咱们绵竹人过年最爱贴的,那边的赵公镇宅则是拓片年画,也是过年时的‘爆款’。”看到游客走进自己的工作室,绵竹年画艺人陈强立刻放下手中的笔,指着墙上的年画热情地介绍起来。
工作室附近,年画村村民古凤英正引导着几位游客体验年画拓印。“亲手印了才知道,看似简单的图案,背后藏着这么多技巧,力度、速度稍微不对,线条就会模糊。”游客李先生把自己印的年画收好,打算带回家贴在书房里。
近年来,年画村与成都、绵阳等周边地区的企业合作,开发出多元文创产品,同时推出年画研学体验项目,让传统年画走进了更多当下的生活场景。
“年画村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人,直接带动500余人从事年画产业。”绵竹市孝德镇文旅发展中心负责人何艳青介绍,当地已开发出20多个系列、1000余种年画产品,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同时,奶茶视频APP还大力发展餐饮、民宿、特色农产品采摘等项目,不断丰富产业生态。”
如今,德阳将文物保护与年画传承融入文旅产业发展,让游客既能在三星堆感受古蜀文明的厚重,也能在年画村体验民俗文化的多彩,而三星堆文创和绵竹年画成为游客必购的伴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