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法国”运动将至,中使馆提醒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微信公众号发文称,综合媒体报道,9月8日,法国总理贝鲁领导的政府在国民议会举行的信任投票中未获通过,贝鲁将代表政府于9月9日向总统马克龙递交辞呈。9月10日的“封锁法国”运动(Bloquons tout le 10 septembre)预计将严重影响全法特别是巴黎地区的公共交通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预计全法将部署8万名警力应对可能发生的暴力活动。9月18日,包括空中交通管制员在内的部分行业也将举行罢工和示威,巴黎主要机场预计将有四分之一的航班被取消。

中国驻法国使领馆再次提醒旅法中国公民特别是来法游客密切关注航班信息和当地安全局势,远离游行示威区域,减少非必要外出特别是夜间单独出行,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如遇突发情况,请尽快离开现场,在确保自身安全前提下及时报警并联系中国驻法国使领馆寻求协助。

旅法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宋鲁郑向观察者网表示,这种社会运动在法国社会已经是常态,法国社会也早已适应。它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正常的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被中断,但通常只是短暂的一天。关键在于是否会引发大规模的暴力行为,以及这种行为能否持续较长时间。

“例如,黄马甲运动就持续到了圣诞节。众所周知,圣诞节的销售收入通常占全年总收入的40%,因此,这种持续的社会运动对法国整体经济造成了显著损害,影响了消费和经济的拉动。”宋鲁郑说。

他认为,法国陷入新一轮社会动荡的可能性较大,但此次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即政治上的混乱与社会运动相结合。在黄马甲运动初期,马克龙的政党在国会中占多数席位,退休制度改革时亦是简单多数。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政府很无力,再叠加民众上街,这种组合倒是首次出现。

宋鲁郑表示,贝鲁政府的垮台也可能进一步激发这场运动,人们会因此庆祝并视为胜利。政治动荡会刺激社会动荡,而社会动荡的反抗力又会反过来加剧政治动荡,形成恶性循环。这种循环将使这场社会运动不断获得更多支持者和能量。

宣城
上一篇:{loop type="arclist"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