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吴论文 卫昊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2025年暑期,西南财经大学“川甘锦乡”与“红耀蜀乡”两支团队走进四川省达州市、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聚焦乡村振兴,开展了具有财经视角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达州,“红耀蜀乡”实践团队深入宣汉县堰坝村,实地调研了“稻蛙共养”生态农业基地。队员们蹲在田埂,通过物联网监测系统实时查看水温、溶氧量等数据,见证了“稻护蛙、蛙吃虫、粪肥田”的生态循环。
社会实践现场。西南财经大学供图
农业经济老师在现场开设的田埂课堂,将《环境经济学》理论与田间实景无缝对接,队员们据此绘制了生态种养成本收益表,分析农产品溯源体系的市场溢价空间,得到了当地部门的肯定。
在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金黄村,队员们结合专业背景和当地红色文化元素,与当地政府共同研究出一套集红色文化与川东农耕文化于一体的集成式文化体验区建设方案,为传统村落活化提供了新思路。
在雪域高原巴塘县,“川甘锦乡”团队聚焦基层服务与产业振兴,深入巴塘县北部产业园区,参观了3180矿泉水生产车间、甲卓小麦加工厂房等设施,了解现代化生产线如何将特色农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商品。围绕“产业振兴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等话题,团队师生与巴塘县经信局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共同谋划当地产业升级路径。
社会实践交流座谈会。西南财经大学供图
队员们还走进巴塘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高原孩童们开设财经启蒙课程,以“家乡特产如何走出大山”等生动话题,通过趣味游戏和情景模拟,培育孩子们的财商素养。
在巴塘县竹巴龙乡拉扎西村,师生们结合当地特色农业、生态保护、文化旅游等话题与村干部展开讨论:如何给青稞注册地理标、怎样用短视频宣传“藏家乐”、如何把弦子舞表演融入旅游体验……队员们运用所学知识,为基层建设提供新的方案。
{loop type="link"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