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收购子公司49%股权,中芯国际复牌大跌超10%

股票复牌首日,国内芯片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大跌10.26%,报102.99元,市值较上一个交易日蒸发约930亿元。

从整体行情来看,9月9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51%,深证成指跌1.23%,创业板指跌2.23%;北证50跌2.1%。沪深两市成交额约21185.24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缩量约3002亿元。全市场1299只股票上涨、4011只股票下跌,其中63只涨停、7只跌停。

板块方面,黄金、有色·锑、锰硅,贵金属、房地产、影视院线等行业以及概念涨幅居前;液态金属、5.5G、半导体、电子、电子化学品等行业以及概念跌幅居前。

此前,中芯国际于8月30日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正筹划以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的方式购买公司控股子公司中芯北方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中芯北方) 股权,决定自9月1日开市起停牌。

据中芯国际发布的相关交易预案显示,该公司拟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基金一期’)等5名中芯北方股东发行股份购买其所持有的标的公司49%股权。股权结构显示,大基金一期目前持有中芯北方32%的股份,而中芯国际通过多家子公司实际控制51%股权。若此次收购顺利完成,中芯国际将实现对中芯北方的全资控股。

此次中芯国际拟发行的股票价格为74.20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A股股票均价92.75元/股的80%,但较中芯国际A股停牌前114.76元/股的股价折让约35.3%。

目前,该次交易已取得中芯国际持股5%以上股东大唐香港及其一致行动人中国信科的原则性意见并已经过董事会审议通过,但有关交易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标的资产的评估值及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据介绍,中芯国际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制造业领导者,主要向客户提供8英寸和12英寸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而中芯北方作为中芯国际的控股子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不同工艺平台的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数据显示,2023年及2024年,中芯北方营收分别为115.7亿元、129.79亿元,与之对应的归母净利润为5.85亿元、16.82亿元。

针对此次交易,中芯国际认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增强业务上的协同性,促进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交易前后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范围不会发生变化。”

民生证券最新研报分析,中芯国际此次收购的主要动因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整合盈利资产,增厚上市公司利润。中芯北方作为成熟产能,其盈利能力已进入高峰期,收购完成后,中芯国际对中芯北方的持股比例将从51%提升至100%,这将显著提升上市公司的归母净利润。

二是满足部分股东的退出需求。大基金一期作为中芯北方的单一最大股东(持股32%),其成立已接近11年,进入“延展期”,有退出意愿。其他股东同样存在类似的退出需求。通过此次收购,中芯国际不仅完成了对优质产能的整合,也为股东提供了退出渠道,实现了资本闭环。

本文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威海
上一篇:{loop type="arclist"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