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芷蕾,做自己是所有成功者共同的特质

恭喜辛芷蕾凭《日掛中天》斩获威尼斯最佳女演员,是迄今为止第三位华人影后。这个奖的含金量有多高呢,82年来只有3位华人得过,前两位是巩俐和叶德娴,如今辛芷蕾的名字也刻进了历史。她在领奖的时候表示以前开玩笑自己是国际巨星,受到了很多嘲笑,现在她真的站到了国际舞台上。

说到嘲笑这个事情,我对辛芷蕾第一印象就是情商低,当年她参加竞技类综艺演员的诞生,输给了舒畅。她在后台接受采访的时候语言不可谓不犀利:“我根本没觉得对方演的有多好。”十几年前的价值观不像现在这样愿意包容明星的个性。那个时期普遍认为混社会情商很重要。我当年也觉得这个女孩子攻击性太强了,好歹也是混娱乐圈的,为什么不愿意和大家一样装个皆大欢喜呢?那几年网上到处都是辛芷蕾的黑粉,就因为别人不敢讲的,她敢讲。转折点来自花少五,这个每年都要被拉出来当作标杆的群像综艺。说句实话,当初名单一公布,我偏见地认为辛芷蕾肯定是个事逼,她一定会和大家起冲突的。播出几期后,我惊讶地发现她就是个心大的东北大妞。她追求的就是真实的表达,想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屏幕外的观众们也终于看见了真实的辛芷蕾,一个长了张心机脸,实际上是率真大气,心眼实在的邻家大姐姐。坚持做自己的辛芷蕾终于等到了一个喜欢真性情的时代,迎来了她的柳暗花明又一村。而这份“做自己”的勇气,早在她青春时期就已经有迹可循。

辛芷蕾上学的时候特别喜欢一个男孩,很想告诉他。身边的女孩都劝她不要主动告白,男生得到的太容易往往不会珍惜。可辛芷蕾觉得:“我不说,他不说,怎么办呢?难道我要在一堆不喜欢的男孩里选择吗?”她还是勇敢告白了,结局是两个人在一起没多久就分手了。虽然不幸被同学言重了,她也哭了很久,仍然倔强的表示不后悔。她不想退而求其次,哪怕这次失败了,下次依然会怀揣着对爱情的向往主动出击。有没有发现,辛芷蕾面对爱情和事业的逻辑是相通的:不论外界如何评说,我就是要满足自己。有次试镜,她发现这个角色经历的事情和自己很像,简直就是为了自己量身打造的。为了争取,她当着所有人的面公开讲述自己的故事。讲完以后,辛芷蕾本能地觉察到周围异样的眼光,但她不在乎,重要的是得到这个机会。最困难的时候,摆在她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条是坚持等待自己喜欢的电影;二是为了钱去演一些自己根本看不上的东西。依辛芷蕾的性格会选择哪条路,我想聪明的小伙伴们应该也猜出来了。辛芷蕾出身在一个普通家庭,她的配得感之所以如此之高,就在于她总是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并且能够在与外界冲突的情况下坚定地战队自己的感受。在清楚自己的感受,摸准自己的核心需求之下,她采取的做法是先满足自己,并且不愿意将满足自己的权利交给别人。我想她的勇敢,她的坚持都是从她一定要满足自己的核心里迸发出来的。想赚钱就大大方方承认自己对金钱的欲望,想演话剧即便不被看好也一鼓作气去尝试。借用某位作者的话来形容她:人一生的满足大概就是这分分秒秒的自在,不被世间规矩所定义,不被别人眼里的应该所定义,在意的只有自己的舒服不舒服。辛芷蕾获奖感言的最后一句是希望每个女孩能像我一样,只要有梦想,就大胆去想,大胆去做,万一实现了呢?是啊,我一定要满足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万一成功了呢?

威海
上一篇:{loop type="arclist"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