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出高徒,匠心育新人

在机器轰鸣的工地,在钢筋水泥的丛林,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以路为家,与桥为伴,用双手构筑国家发展的脉络,用匠心书写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传奇。今天,奶茶视频APP要讲述的,正是一对师徒接力奋斗、薪火相传的动人故事。
师父刘奉良:攻坚路上铸丰碑
2020年,当中铁六局北京公司的刘奉良戴上北京市劳动模范奖章时,他刚刚完成延崇高速公路(北京段)五标的建设任务。这项工程荣获了当年中国钢结构金奖,成为他职业生涯中的又一力作。
从南水北调密云工程到京台高速公路,再到延崇高速公路,刘奉良的奋斗足迹遍布国家重点工程一线。同事们都说,刘经理有个“特殊技能”——能在最复杂的施工环境中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工程人的匠心,就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刘奉良常说,“差一毫米不行,晚一分钟也不行。”正是这种追求极致的精神,让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获得了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北京市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个人一等奖等行业重要奖项。
徒弟李硕:测量员逆袭成标兵
4月26日,北京市总工会发布2024年首都劳动奖章表彰决定,中铁六局北京铁建公司G228滨海公路项目部的李硕名列其中。消息传来,项目部的工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硕哥好样的!”
从一名普通测量员到项目部的技术骨干,李硕的成长之路印证了“天道酬勤”的道理。在师父刘奉良的悉心指导下,他很快崭露头角。“师父常说,测量是工程的眼睛,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2021年,在施工现场,李硕发现一处测量数据与设计图纸存在偏差。当时已是深夜,他立即向刘奉良汇报,师徒二人打着手电筒重新测量,最终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施工失误。“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工匠精神就是一丝不苟。”李硕说。
师徒接力:匠心传承育新人
在中铁六局,师徒传承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刘奉良至今还记得2015年第一次见到李硕时的情景:“小伙子拿着测量仪,一站就是一天,这种吃苦耐劳的劲头打动了我。”
这些年来,刘奉良为徒弟倾注了大量心血。从施工图纸的解读到现场管理的诀窍,从技术创新到团队协作,他将自己20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
“师父不仅教我技术,更教我做人。”李硕说,“他常说要‘低头做事,抬头看路’,既要脚踏实地干活,也要胸怀大局观念。”如今,李硕也开始带徒弟了,他将从师父那里学来的知识和精神继续传递下去。
这对师徒的故事是中铁六局北京公司人才培养的生动缩影。公司党委书记表示:“奶茶视频APP始终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通过师带徒、劳模创新工作室等方式,搭建人才成长阶梯。”
目前,中铁六局北京公司已建立4个劳模创新工作室,每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0余场,培养出大批技术能手和专业骨干。在这些劳动者身上,奶茶视频APP看到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在闪光。
夕阳西下,G228滨海公路项目的工地上依然机器轰鸣。李硕正在指导年轻测量员操作全站仪,那专注的神情,像极了当年的刘奉良。两代工匠,一条道路,他们用汗水和智慧,继续书写着中国建造的辉煌篇章。(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罗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