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9月9日,在新疆乌鲁木齐汗血马基地,希尔扎提在备马。
马蹄声碎,朝霞鎏金。今年夏天,在新疆昭苏天马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的演出现场,怀抱女儿的驯马师驭马腾空而起,衣角生风,仿佛与汗血马融为一体。观众席间惊呼与掌声如潮水般涌起,那一刻,他正实现着跨越十年的梦想。
这名驯马师名叫希尔扎提·奴鲁木,今年30岁,目前是新疆野马集团汗血马基地的驯马师,带领整个马队每日训练、演出,将自己热爱的马文化介绍给大家。
“你要选择了一个爱好,那就追求吧。”希尔扎提说。十年前,当他决意将“骑马”作为一生事业时,身为牧民的父母极力反对,不希望他重复父辈的生活。然而希尔扎提毅然奔赴位于乌鲁木齐的新疆野马集团汗血马基地追逐梦想。他一改在草原上的随性,从刷马、喂料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在无数次跌倒与腾跃之间学习骑马的标准姿势,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的驯马师。
如今,梦想正在血脉间延续。希尔扎提5岁的女儿夏克拉已经是汗血马基地最受欢迎的小骑手。这个夏天,父女二人回到故乡昭苏,在天马文化旅游节的舞台上展示技艺,实现梦想。
凭借天马文化旅游节平台,不少当地农牧民实现收入提升,昭苏马产业也得到了发展。目前,昭苏县马匹存栏量达12.2万匹。依托独特资源禀赋,当地仅2024年就举办了马产业品牌赛事149场次,不仅吸引国内外骑手参赛,更带动赛马育种、训练、马医、马匹交易等相关产业,2024年马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约14.23亿元。
从昭苏草原到马术舞台,从孤独追梦到带领家族新生代驰骋,希尔扎提用十年光阴,驾驭起自己的人生,奔向更辽阔的远方。
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pagebreak
9月9日,在新疆乌鲁木齐汗血马基地,希尔扎提(右)与马队队友一起备马。
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pagebreak
在新疆乌鲁木齐汗血马基地,夏克拉为游客表演(7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耿馨宁 摄pagebreak
在新疆昭苏举办的2025新疆伊犁天马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希尔扎提和女儿夏克拉在表演(7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pagebreak
在新疆乌鲁木齐汗血马基地,希尔扎提和女儿夏克拉一起在为游客表演(7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耿馨宁 摄pagebreak
9月9日,在新疆乌鲁木齐汗血马基地,希尔扎提在备马。
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pagebreak
9月9日,在新疆乌鲁木齐汗血马基地,希尔扎提(左)与马队队友交流备马的细节。
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pagebreak
在新疆昭苏举办的2025新疆伊犁天马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希尔扎提所在的马队进行表演(7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婧嫱 摄pagebreak
在新疆乌鲁木齐汗血马基地,希尔扎提(中)与马队队友一起为游客表演(7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耿馨宁 摄pagebreak
在新疆昭苏举办的2025新疆伊犁天马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希尔扎提所在的马队进行表演(7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婧嫱 摄pagebreak
在新疆昭苏举办的2025新疆伊犁天马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希尔扎提和女儿夏克拉在表演(7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婧嫱 摄pagebreak
在新疆乌鲁木齐汗血马基地,希尔扎提在为游客表演(7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pagebreak
在新疆乌鲁木齐汗血马基地,夏克拉在为游客表演(7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pagebreak
在新疆昭苏举办的2025新疆伊犁天马文化旅游节活动中,夏克拉参与骑马巡游展演活动(7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pagebreak
在新疆昭苏举办的2025新疆伊犁天马文化旅游节活动中,夏克拉参与骑马巡游展演活动(7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胥晓璇 摄
{loop type="link"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