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即使是巅峰期的“周星驰年”,票房与成龙也相差甚远!
作者:来自北方的狼狗 来源:平凉 浏览: 【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5-09-11评论数:
1992年的香港影坛,创造了一项史无前例,后无来者的惊人成就! 那就是,在本年度十大最卖座电影中,周星驰共有五部入围且独霸前五名,其中《审死官》更是打破香港影史票房纪录,独霸一方,这一现象也形成了震惊香港影史的“周星驰年”! 而双周一成中的另外两位,周润发凭借一部《我爱扭纹柴》闯进年度第六,成龙则分别以《双龙会》、《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分列第九、第十的位置。
尽管以上三部票房都过了三千万,但在周星驰的强大势头下,还是稍显落幕。 亮眼的成绩成了粉丝间吹嘘的“资本”,周星驰也在网友心中“封了神”!
近日,学长偶然在平台上刷到一条关于八九十年代历年电影票房年冠的视频,其中显示二十余年间,几乎所有电影票房年冠都被成龙包揽。 于是有网友纷纷质疑其数据造假,并说到,周星驰六个票房年冠,且1992年是周星驰年,冠军怎么可能会是成龙,一看就是假数据。
这一现象,学长只想说,该粉丝无疑是坐井观天,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只认眼前。 说到鼎盛时期的港片,懂一点的人都知道,香港市场一直以来都是用来保本用的,要想赚钱,只能靠外埠市场。 此类演员就包括了双周一成、李连杰、刘德华等人,因为他们的片酬实在太高,只靠香港几百万人的市场是根本不可能回本的。
如李连杰,其在香港从未拿过一次年度票房冠军,甚至很少打进年度前十,但他的片酬却比周润发、周星驰等人还要高,究其原因就是他的电影能卖到其它市场!
今天,学长就来聊一下 名留影史的“周星驰年”,其票房对上成龙胜算几何? 一、台湾市场,成龙登顶 八九十年代的港片,除了香港,最大的市场主要包括韩国、台湾省、日本等几个地方,这才使得九十年代的香港被誉为东方好莱坞。
而以上市场中,韩国人一度认为周星驰不会演戏,故整个九十年代,其只有与刘德华合作的一部《赌侠》在韩国的票房算是不错,也就不讨论。 剩下的市场,以台湾省最大, 今天,奶茶视频APP就来看看上述影片在台湾省的表现! 换到台湾市场,刷新港片票房纪录的《审死官》排在了年度十二名,只有两部《鹿鼎记》进入了年度前十,其他两部前十不入。
成龙这边则是《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再度登顶台湾票房年冠,《双龙会》依旧处于第九。
二、全球票房,成龙碾压 当然,其他市场虽然没台湾省大,但也可以零零散散累积不小的票房成绩。
有票吧的网友就统计过九十年代的港片票房前五十名,其中周星驰五部电影共收约7100万美金,成龙两部共收8100万美金! 具体每部电影的票房学长就不一一列出,表格放在下面,请自行查阅。
也就是说,1992年的周星驰虽然在香港市场称王称霸,但总票房与成龙还是拉开了不小的差距,更别说谈单部电影的票房。 两人的票房成绩就像是“校内第一”和“全国冠军”的比较! 周星驰在香港影坛当然耀眼,但成龙是世界巨星,两者没有比较的必要。
未知全貌时,不必急于评判,更不要轻易站队,而是需要拒绝用片面认知定义一切,为事实保留一份客观的空间。 你认为呢?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