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刍议
作者:詹姆斯我哥 来源:南宁 浏览: 【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5-09-10评论数:
校企相互赋能,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
新闻:近日,贵州省轻纺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宣告成立。该共同体由贵州质品服饰有限公司、贵州民族大学、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联合70余家轻纺行业组织、院校、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同组建,旨在推动轻纺产业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助力贵州轻纺产业高质量发展。
观察:高质量的产教融合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自2023年以来,“一体两翼”全面铺开,市域产教联合体在不断推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纷纷成立,成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
实现产教深度融合,需要在政府主导下,落实校企双方的主体责任。企业和职业院校作为产教融合中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在合作中应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与此同时还需要相互赋能。贵州省轻纺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行理事会制度,推动“专业共建、课程共研、基地共享”等项目落地,这不仅能够让企业得到实惠,也有助于促进职校育人改革。人们期待,产教融合不断进阶、逐步走实,持续为地方积极发展注入人才与技术新动能。
持续陪伴,让就业服务不断线
新闻:2025届高校毕业生虽然已经离校,但接续服务并未断线。近一段时间,一些地方高校探索的“清单式”帮扶经验,由高校组织辅导员、企业顾问等组成专业团队,为毕业生进行点对点指导,从简历投递到面试、入职都有跟踪与反馈,让就业服务延伸到离校之后,不断线、不打折扣。
观察:高校主动延伸就业服务,通过“清单式”就业帮扶把帮扶过程精细化,把以前局限在校园的就业指导转化为就业的持续陪伴,为缓解毕业生就业焦虑提供了新思路。这种转变是对传统就业指导模式的一种突破,符合国家“离校不断线”的政策要求,体现出高校在“促就业、稳就业”中的责任担当。
要做好服务的持续陪伴,让就业服务覆盖过渡期和融入职场的关键阶段,高校不仅需要提升提高服务效率与匹配度,实现精准化服务,还要积极对接相关部门、行业、企业,形成多方协同的帮扶链条,从而让这种帮扶模式走向常态,取得更好的实践成果。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期待高校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有温度的就业指导和帮扶援助,为学子铺好路、扶上马、送一程。
谁来打扫教室,不是一件小事
新闻:近日,有家长发帖称:开学教室需要打扫,老师希望有时间的家长接龙报名,也可以选择请保洁来做。此事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表示,家长参与教室打扫并非孤例。从各地报道看,不少学校将教室清洁、绿化维护甚至运动会布置等任务转嫁给家长。
观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打扫教室、清洁校园卫生看似是小事,关于“谁来打扫”却不能一笑置之。在家校互动日益频繁的今天,许多原本属校内的事务正悄然向家长转移,这种风气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让孩子们对许多本应自己做的校园事务变得日渐淡漠,影响了孩子的劳动技能和素养的提升。
劳动对于学生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是实现人的健全发展的重要途径。培养青少年热爱劳动的品德,学校需要从小处着手,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开学扫除”正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良好契机。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机会,让学生成为劳动主角,助力学生上好培养劳动精神的“开学第一课”。 (沙洲)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