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小城”如何接住“泼天流量”
安徽日报记者 何雪峰 文/图
“《黑神话:钟馗》火了!宿州灵璧藏不住了!”这个网络“热梗”近日迅速蹿红,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8月20日,《黑神话:钟馗》的先导预告片在科隆国际游戏展惊艳亮相,在“B站”创下8小时800万次播放量的惊人纪录。当全球玩家为“钟馗骑虎斩妖”的画面震撼时,弹幕里密集弹出的“安徽灵璧”字样,让这座以“奇石、虞姬、钟馗画”闻名的安徽皖北小城,一夜之间成了全球玩家探寻文化根源的胜地。
“山川灵秀,有石如璧”。灵璧县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堪称皖北的一座“宝藏小城”。近年来,灵璧县在轴承产业上通过“非对称突破”进行有效探索,加快了县域工业化和城乡融合步伐。这一次,灵璧县能否抓住县域文化全球表达的绝佳契机,接住这波“泼天流量”?
灵璧钟馗文化园。
“意外出圈”
“骑老虎的钟馗帅炸了!”威风凛凛的钟馗骑虎斩妖的画面,不仅点燃了全球玩家的热情,也将灵璧县推向了文化流量的高峰。
短短几天内,“钟馗故里灵璧”相关话题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热度飙升,以灵璧钟馗为题材的短视频大量涌现。网友们的向往之情溢于言表,不少人开始规划前往灵璧的旅行,甚至自发制作“灵璧打卡攻略”。
近几天,灵璧县钟馗文化园游客络绎不绝,钟馗文化步行街也比平时热闹了不少,许多慕名前来的游客在这里拍照打卡,开启直播,分享着小城的独特韵味。
灵璧钟馗画也随之爆火出圈。钟馗画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尹婷婷的工作室接到不少定制订单。她在传承祖辈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笔墨元素,除了传统的红袍钟馗,还创作了“文钟馗”形象,深受消费者欢迎。省级“剪纸钟馗”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文也表示,最近来学剪纸钟馗的年轻人增多了。她尝试在传统纹样中加入几何图案,让作品更具时尚感。
更令人惊喜的是产业联动的速度。10天之内,深圳、成都等地十多家文旅企业纷纷前来,洽谈合作项目。“这些企业非常看好灵璧文化的潜力。”灵璧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宝藏小城”
清初金埴《不下带编》记载:“钟(馗)乃灵璧人,至今后裔在焉,多以丹砂绘其祖像而货以资食。”这为灵璧“钟馗故里”的身份提供了有力证据,也是灵璧打造钟馗文化IP的重要依据。
省级“剪纸钟馗”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文在创作。
灵璧接住“泼天流量”的底气,源自三个“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文化优势:全国唯一的钟馗文化全产业链(涵盖绘画、剪纸、石雕、酿酒等)、由21位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构成的“活态宝库”,以及“奇石+虞姬+钟馗”的三元文化矩阵。
作为“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钟馗画是灵璧的核心文化元素。灵璧钟馗画传承自画圣吴道子,融合民间技法,形成独特艺术风格,自唐至今长盛不衰。1915年,灵璧画师翟光远的作品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奖,使灵璧钟馗画声名远扬。
目前,灵璧拥有省、市、县级灵璧钟馗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人,相关从业人员近千人,钟馗画、钟馗剪纸交易火爆。灵璧县的学校和城乡少年宫普遍开设了钟馗画和剪纸兴趣班。
这座古韵悠悠的皖北小城还是一座“宝藏城市”。这里拥有“天下第一石”灵璧石,质地温润、纹理独特,位列中国四大观赏石之首;这里也是项羽与虞姬凄美爱情故事的发生地,走进垓下古战场和虞姬文化园,仿佛能穿越时空,走进那段铁马金戈又饱含浪漫的风云岁月。“探寻千年古韵,邂逅神秘钟馗!”已成为灵璧县的推介语。
“流量不等人”
“流量不等人,必须快干、实干。”8月21日晚,预告片新闻发布当天,灵璧县紧急召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座谈会,随后多次召开推进会,邀请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共商发展大计。“借势《黑神话:钟馗》行动计划”迅速制定,涵盖联系游戏团队、开发联动文创、升级景区体验等内容。
“文化对话”率先落地。宿州市文旅局第一时间喊话《黑神话:钟馗》制作团队:“欢迎来灵璧采风,让游戏里的钟馗更具‘灵璧味’。”目前,市县两级政府已通过多种渠道对接,计划邀请游戏主创实地探访“钟馗故里”。
灵璧以钟馗文化IP为核心,整合钟馗文化园、虞姬文化园、奇石文化园、现代农业博览园等城乡各类农文旅资源,联合周边县区成立旅游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设计了“灵璧文化探秘一日游、两日游”等特色旅游线路,让游客感受千年文化,饱览城乡风光。
为了进一步提升灵璧的知名度,灵璧县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一方面,组织人员拍摄灵璧文旅宣传片,全方位展示灵璧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特色美食;另一方面,制作宣传折页,在各大旅游展会、高铁站、机场等地发放,吸引游客前来灵璧旅游。同时,积极与各大旅行社合作,推出优惠旅游套餐。
短短数日,灵璧从政府到民间,从城市到乡村,从文化创作到产业规划,全方位、多层次地抢抓“黑神话”带来的流量红利。
“流量是把双刃剑,用不好可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灵璧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去年《黑神话:悟空》带火隰县小西天景区后,当地就曾因接待能力不足出现了“交通瘫痪、住宿涨价”等问题。
宿州市和灵璧县提前布局,城乡联动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细化服务标准,提前规划临时停车场与接驳路线,加强对酒店、民宿的管理和培训,健全多部门应急机制,打造近悦远来的旅游生态。
“值得再来”
近年来,不少地方因一部剧、一个IP“出圈”,但能将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发展动能的并不多。灵璧县在钟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秉持“既要抓即时流量,更要做长远布局”的理念,探索文化资源转化的长效路径。
在市场推广方面,灵璧采取“双线并行”策略:一方面,通过与游戏IP联动、携手网红推广等方式“趁热打铁”,快速放大流量效应;另一方面,依托央视非遗专题片的拍摄、组织传承人走进高校等常态化传播路径,让钟馗文化的影响力“细水长流”。
产品供给上,除了开发游戏联名文创产品,灵璧还着重为现有文创升级文化内涵,让每一件文创都成为“行走的文化说明书”,让游客在购买中更深入地了解文化底蕴。
依托钟馗文化园的非遗展示区,灵璧县计划建设约1000平方米的体验空间,融合VR互动、场景还原、文创售卖三大功能。该空间将还原游戏中钟馗斩妖“三界穿梭”等核心场景,游客可通过VR技术化身钟馗参与剧情,同时还能看到游戏概念图与灵璧钟馗画的技法对比,直观感受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这一设计既为文化园增添年轻化、互动性的体验项目,也为《黑神话:钟馗》提供了“线下IP落地场景”,实现文旅与游戏的双赢,助力双方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灵璧正以文旅融合为引擎,推动城乡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深度融合。”灵璧县委负责人说,该县将通过发展文旅产业,吸引外部资本流入乡村,激活农村闲置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同时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综合竞争力。“奶茶视频APP要做的,是让‘钟馗故里’不仅是热搜关键词,更成为‘值得一来、值得再来’的文化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