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绘就幸福美好生活新画卷—自治区成立六十年来民生事业发展综述
作者:爱在西元前11 来源:南宁 浏览: 【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5-09-09评论数:
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砥砺奋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历史性成就。
60年沧桑巨变,60年辉煌跨越。今天的西藏,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民生底线进一步兜牢,各族群众住有所居、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共享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放眼雪域高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生态良好、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处处呈现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新时代西藏正以昂扬姿态迈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织密医疗保障网
在海拔4000多米的日喀则市萨迦县吉定镇岗西村,村民顿珠卓玛拿着刚刚在村卫生室完成即时报销的单据,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如今家门口就能看病报销,太方便了!”这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我区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给农牧民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区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为抓手,着力破解高原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23年我区出台《西藏自治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实施意见》,有效增强了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均衡性。数据显示,我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从2022年的339.62万人增长至2025年的351.88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困难群众参保率更达99%以上,2024年、2025年连续两年参保目标完成率位居全国第一。
近日,在阿里地区医保窗口,一位新生儿家属真切感受到了医保托底保障的温暖。
该新生儿因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产生近49万元医疗费用,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超大额补充医疗保险”的“一单制”结算,最终报销47.59万元,报销比例高达97%,从根本上缓解了这个家庭的经济压力。
针对我区地广人稀,医疗保障服务半径大,群众特别是农牧民就医报销路途遥远这一难题,我区医保系统推动服务下沉,将全区符合条件的4889家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其中2949家实现“村医通”POS机医保联网结算。吉定镇岗西村的变化正是这一工程的缩影——就医报销时间从平均3天缩短至15分钟,往返奔波成本降低约80%,乡镇卫生院门诊量同比增长约40%,有效改变了农牧民“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
2023年4月,我区医保信息平台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医保服务进入数字化新时代。
“真是太好了!我虽然在拉萨工作,但是现在我的家人也能用我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了。”得知住在四川省德阳市的父母需要结算医疗费用时,张先生通过“医保钱包”,仅用时不到20秒,就将个人账户里的1000元实时转给父亲跨省共济使用。
这一在全国率先实现的跨省共济功能,自2024年12月上线以来,已有1.5万名职工开通使用,完成转账7860笔,金额达369.5万元,打破了过去医保个人账户仅限于个人使用和区(省)共济的限制,有效满足参保群众特别是跨省家庭成员的医疗保障需求。
此外,我区实施跨省异地就医“闪备案”工程,城乡居民使用医保码展码即可自动完成备案。截至目前,全区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累计超856.58万人次,结算费用达45.01亿元,医保电子凭证激活用户达177.60万人,实现了从“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的历史性转变。
拓宽就业创业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冷暖。
“2019年拿到5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时,我知道返乡创业的选择是对的。”那曲市比如县青年罗拉至今记得收到第一笔扶持资金时的激动心情。
2018年,大学毕业的罗拉毅然放弃在城市发展的机会,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对家乡的情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业之路。从挖掘青稞资源潜力,将传统糌粑开发为便捷代餐产品,到借力乡村旅游东风创办纳木错圣象天门民宿,再到聚焦家乡虫草产业打造直播基地,他的创业轨迹始终紧扣西藏特色。
“启动资金是起步的关键,后来30万元免息贷款又解决了周转难题,现在入驻政策扶持的众创空间,连房租都省了。”罗拉坦言,政策支持让他在创业路上走得更稳。
凭借这份底气,罗拉在创业道路上稳步前行。2024年摘得西藏自治区首届直播电商大赛“最美藏品推荐官”,2025年在西藏自治区第二届直播电商大赛获“优秀主播”,单场直播成交额突破60万元;近三年累计营业额超千万元,带动超百户农户增收,一手打造的“梦誉”虫草品牌也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罗拉的成功,是我区就业创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十四五”以来,我区持续加码就业政策供给,相继出台《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引导和鼓励西藏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等30多份政策措施,构建起覆盖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创业者等不同对象的政策矩阵。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我区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多措并举拓宽就业空间。通过政企联动、跨区域协作等方式广纳岗位,年均提供就业岗位7万个以上;结合不同专业和地域需求,年均举办400多场招聘会,促进供需高效对接。同时,持续拓宽区外就业通道,年均提供2万个区外就业岗位,设立18个区外联络服务站和40个区外“组团式”就业基地,为高校毕业生走向更广阔舞台搭建“桥梁”。
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我区实行“一人一策”重点帮扶,依托“1131”就业服务机制,组织干部开展“包保”帮扶,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困难高校毕业生100%就业。社会保险、生活补贴等政策红利精准落地,解除学子就业后顾之忧。此外,持续推进创业示范基地、孵化基地建设,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梦想提供优质平台。
职业技能培训为劳动者就业创业注入强劲动力。我区以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为核心,面向全体劳动者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唐卡绘制制作》等11类民族特色职业技能培训教材,让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及乡村振兴、边境建设、生态文明等产业发展,精准开展技能培训,实现“需求导向”与“技能供给”高效衔接。“十四五”以来,全区年均开展补贴性职业培训达10万人次,为产业发展输送大批技能人才。截至2025年7月底,全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58万人次。
在就业帮扶“最后一公里”上,我区常态化开展“就业援助月”“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等专项活动,健全“就业困难群体”基础台账,因人施策、分类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等困难群体得到及时有效援助。
数字化赋能让就业服务更高效便捷。依托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我区构建“就业公共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和“就业信息资源库”,实现就业经办业务“掌上办”。零工市场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24年底,11家零工驿站落地全区,为灵活就业者提供歇脚、找活的暖心空间,让就业服务网络越织越密。
筑牢住房安全线
住房安全是群众最朴素的期盼,也是我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殷殷嘱托,从农牧区的一间间危房改造到城镇里一排排保障新居,构建起全域覆盖的住房安全网,让“住有所居”的幸福底色在高原愈发鲜亮。
“以前最怕下雨天,现在住着舒适温暖。”日喀则市定日县扎西宗乡村民普布站在新家的院子里,指着墙上崭新的保温层笑得合不拢嘴。在今年年初发生的地震中,他家的土坯房成了D级危房,正当全家发愁时,住建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全国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系统”找上门来。不到3个月,带有抗震柱和保温层的新房就拔地而起,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让房子既安全又舒适,窗台上还摆上了女儿最喜欢的花。
普布的经历是我区农牧区住房改造的生动缩影。依托智能监测系统,全区低收入群体等6类重点对象实现100%动态监测,“发现一户、改造一户”的机制让“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从承诺变为现实。仅2025年,3.78亿元中央补助资金就推动6290户C、D级危房改造,让定日地震中11128户受损农房重焕生机。
“钥匙拿到手那天,我在新房里转了三圈,晚上都没睡着。”拉萨市城关区公租房住户卓嘎至今记得2023年搬新家的情景。这套50平方米的房子里,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楼下就是社区卫生室和幼儿园。作为公交公司的困难职工,卓嘎以前带着老人孩子挤在15平方米的出租屋,如今“孩子上学不用过马路,老人看病下楼就到”。这样的幸福场景处处可见。
“十四五”期间,中央和自治区累计下达53.8亿元补助资金,实施公租房10096套、保障性租赁住房1775套,干部职工周转房11095套、改造28676户棚户区,为4.87万名城镇住房困难群体发放租赁补贴1亿余元。建立了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初步构建了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周转房为主,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覆盖全区所有市(地)、县(区)和乡镇,具有西藏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通过公租房实物配租与租赁补贴并举方式,低保、低保边缘等低收入群体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在合理轮候期内得到保障,环卫工人、公交司机等住房困难群体进行重点保障,新就业无房职工、城镇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和进城落户家庭纳入保障范围,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逐步得到解决,干部职工周转房供需矛盾大幅缓解,极大改善和提升了人民群众居住环境。
住房保障既要解燃眉之急,更要建长效之策。2023年我区出台《西藏自治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以政府令形式规范农房建设全流程;从农牧民居住建筑抗震技术导则到传统风貌指引,从通用设计图集到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导则,一系列技术文件构建起全链条标准体系,既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风险,又留住藏式建筑的民族韵味。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区将继续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努力建设好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