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成热点 落地应用见成果

本报记者 李增辉 沈靖然

9月5日至8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举办。本届博览会聚焦“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两个主题,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9月5日,习近平主席向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治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聚焦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本届博览会共设置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数字城市、智能机器人、智能居家、低空经济五大专业板块,600余家中外企业参会,集中展示了3000余项创新产品。

在智能居家展区,永川科技片场展台人头攒动。一套“扩展现实(XR)”拍摄系统以三折叠LED屏幕为舞台,为观众带来置身影片拍摄现场的独特体验;在低空经济展区,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研发的彩虹无人机,“梁平一号”卫星以及龙翼消防无人机等新产品吸引观众打卡。

既有炫酷的高端装备,也有先进的智能软件。“元宝,帮我整理下今天的会议纪要。”“小Q,帮我把这张图转成简笔画风格。”在腾讯公司展台,观众与AI助手对话,体验智能生活的便捷。“好用的AI,为产业发展增添动能,为日常生活带来便利。”腾讯公司副总裁蔡光忠说。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成果同样令人瞩目。长安汽车发布全新智能化品牌“天枢智能”,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安全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说:“出行的安全风险正从传统物理碰撞,向复杂的软件系统和人车交互领域转移。‘天枢智能’的推出,正是长安汽车应对这一趋势的战略选择。”

“人工智能赋能,汽车将具备感知、思考与进化能力,实现情感化交互和主动式服务。”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认为,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汽车产业,重塑产品、生产、管理及商业逻辑。

博览会期间,还举办了2025数字产业生态大会等10余场主题活动。聚焦高质量建设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庆在博览会期间加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轻纺、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力度。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目前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5000家,已建成11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和市场潜力。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庆正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形成涵盖“基础硬件—核心技术—行业应用”的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群,全市人工智能核心及关联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重庆还出台相关政策举措,从技术创新、场景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09日 06 版)

眉山
上一篇:{loop type="arclist"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