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空军开发下一代大型钻地弹,着重轻量化抗干扰和防区外能力

【文/网 山猫】美国应用研究联合公司(以下简称“ARA公司”)上周末发布一则声明,表示已经获得来自美国空军的一份合同,负责设计和开发下一代钻地弹药(Next Generation Penetrator,以下简称NGP)。声明称,这份美国空军全寿命周期管理中心埃格林弹药局授出的合同执行期24个月,期间ARA公司将作为系统设计抓总单位开发,并将制造一批缩比和全尺寸原型弹药用于测试,此外波音将作为独家合作伙伴提供弹药尾部套件并提供全方位集成支持。

此处提到的“下一代空投钻地弹药”,指的正是美国空军GBU-57A/B的后继型号,该炸弹又名“巨型(制导)钻地炸弹”(Massive Ordnance Penetrator,简称MOP),是世界上最大的常规航空炸弹,全重达3万磅(约13.6吨),由2.7万磅(12.3吨)的BLU-127钻地弹体、KMU-612/B及其他制导/引信组件构成,内部装药量超过2吨。今年6月,美国空军出动多架B-2执行“午夜重锤”行动,携带GBU-57对伊朗福尔多铀浓缩设施和纳坦兹核设施进行了空袭,美国媒体更是宣称GBU-57实现了“两弹一孔”式的打击精度。

(资料图)美国空军B-2轰炸机投放GBU-57重型钻地炸弹

在2024年2月发出的一份弹药信息请求书中,美国空军表示希望NGP原型的弹体重量不超过2.2万磅(约9.98吨),比现役的MOP弹体明显更轻,具备爆炸、破片和穿透三重毁伤效果,但并未具体规定包含全部组件后的整体重量。

这份请求书中还提到,弹药的末端精度需要在“GPS辅助、GPS信号降级和拒止(完全被干扰)”的情况下,均维持7.2英尺(2.2米)的CE90精度(90%的命中概率),即要在90%以上的情况下击中指定目标2.2米的范围内。关于这一指标的难度,参考目前使用GPS辅助制导的JDAM(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炸弹,正常情况下可以实现命中指定坐标16.4英尺(5米)范围内,但如果GPS信号丢失,则精度可能下降到100英尺(约30米)。因此美国空军将评估各种新颖、已验证或已列装的各类导航和制导控制技术,以及它们集成到弹药制导系统的设计可行性和在GPS降级/拒止环境中可复现的高精度能力,此外还提到了没有进一步详细说明的“集成内置引信技术”。

“战区”(The War Zone)网站在相关报道中表示,至少从2010年代起,美国空军就对下一代钻地反掩体炸弹产生了兴趣,现役的GBU-57当时也才刚刚投入使用。据称,美国空军的兴主要在弹药的防区外发射和潜在的可扩展末端效果(如增强穿透力的末端加速火箭发动机)方面。能够远距离投放的NGP依托其更远的射程,有助于降低发射平台的风险,提高其生存性,而现役的GBU-57由于没有辅助动力,则必须在靠近目标处投放,因此高隐身性的B-2成为了投放GBU-57的唯一平台。当下美国空军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反隐身防空威胁,特别是“在太平洋上与中国开战”这一类“高端战斗”中,因此防区外能力就更加至关重要。

2010年(上图)和2011年(下图)两份PPT中,均描述了美国空军对下一代钻地弹(NGP)增加助推动力、以便防区外投放的需求

此外,由于新型B-21轰炸机尺寸和重量都较小,一次仅能携带一枚GBU-57,仅为B-2的一半。尽管计划中的B-21机队规模远比B-2大很多,可以减轻每架飞机的装载压力,但如果能有一种更轻、更小的下一代钻地弹NGP,则有希望让B-21维持与B-2类似的打击能力。报道以对伊朗空袭的“午夜重锤”行动举例,6架B-2向福尔多的核设施投掷了12枚GBU-57,但如果以B-21作为载机,轰炸机的数量要翻倍,因此该行动的经验教训也成为了GBU-57升级和后续型号开发的重要参考。

本文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龙岩
上一篇:{loop type="arclist"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