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岁老兵看完阅兵离世后续:官方回应,孙女发声,住ICU细节曝光

前言

正值国家隆重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一位百岁抗战老兵的故事,以一种庄重的方式落下了帷幕。他叫彭长竹,一位享年102岁的抗日英雄。

他的生命终结于9月3日,这个对中华民族具有深远意义的日子。对于彭长竹老人的离世,众多网友自发留言,写下四个字:“光荣归队”。

这简短却意味深长的四个字,恰如其分地总结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他用超过一个世纪的生命,亲身经历了国家的艰难岁月,也亲眼目睹了今日中国的辉煌崛起。

枪林弹雨药香弥漫

故事要追溯到很久以前,那时的彭长竹还是一位年仅16岁的少年,正值国难当头,他毫不犹豫地投笔从戎,将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

参军的第二年,他便投身于惨烈的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在新墙河与汨罗江的阵地上,他与战友们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这是一场持续五天五夜的激战,彭长竹所在的连队顽强抵抗,子弹耗尽,伤亡惨重。当幸存的几位战士被敌人逼入绝境,他们只能端起刺刀,展开最原始的白刃战。

战斗中,彭长竹拼尽全力,但终究寡不敌众。他的腰部被敌军刺刀刺伤,右眼也被划伤,顿时鲜血直流,视线模糊,剧痛难忍,他倒在了战场上。

或许是出于求生本能,或许是命运的庇佑,他强忍剧痛,一动不动地装死,这个机智的举动,让他奇迹般地逃过一劫。

直到夜幕降临,彭长竹才敢稍作移动,他忍着撕心裂肺的疼痛,艰难地从尸堆中爬出,蹒跚前行。

深夜时分,筋疲力尽的他被一位张姓村民发现并救助。老人误将他当作自己的儿子,立即为他包扎伤口,还喂他喝水。

彭长竹苏醒后,在老乡家休养了一天一夜,稍有恢复便执意离开,一心只想重返部队。老乡心疼他,把家中仅有的几个煮鸡蛋塞给他当作干粮。

经过艰难跋涉,他在年关时分终于找到了国军部队,在那里接受了两个月的治疗。虽然伤势有所好转,但身体状况已不适合再上前线。

由于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他的右眼最终失明。部队首长为他开具介绍信,配发一套军装和一块银元,让他回乡养伤。

回到家乡后,彭长竹住进了“彭氏庙祠”。身体的伤残并未削弱他报国的决心,既然无法重返战场,那他就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为抗战贡献力量!他下定决心,要为前线制药。

当时国家规定,在药厂工作可抵兵役,但没有工资。彭长竹毫不计较,立即投身“生药厂”与“百根冰”酒厂的筹建工作。

他成为了一名全能的制药工,从采药、洗药、切药,到烘干、碾药,再到制药与研制药酒,每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后来,他还被桑植县授予“最美能工巧匠”的荣誉称号。

视力稍有恢复后,彭长竹亲自负责送药,频繁往返于长沙、吉首、常德及湖北的部队之间,将急需药品送达前线。

1941年,他们成功研发出多种特效药,包括专治疮毒的“一天膏”和“痔疮粉”,治疗疟疾的“救驾星”、痢疾的“痢疾饼”,以及防暑的“泗泗水”等七种药品。

这些“枪伤生药”与“百根冰”酒被迅速送往战地医院,彭长竹提供的用药指导效果显著,赢得了前线官兵的高度评价。

他们的贡献受到政府高度肯定,不仅获赠“输财卫国”的金匾,还获得嘉奖令。多位高级将领也为药厂题词。就这样,他为支援抗日整整五年未领一分钱。

卸甲归田心系乡邻

1943年冬,日军大举进攻常德,战况危急。彭长竹内心的军人热血再次被点燃,他主动请求重返战场。

守城长官考虑到他有长沙保卫战的经验,便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他再次投身常德会战,持续一个多月,在枪林弹雨中多次与死神擦肩。

在“光复常德”的巷战中,彭长竹亲眼目睹日军在撤退时释放毒气,并疯狂焚烧东门房屋。

由于前线药品紧缺,部队首长多次劝他返回后方继续制药,正是这个决定,让他最终撤离战场,保住性命。

战争结束后,彭长竹回到久违的家乡,与指腹为婚的姑娘陈柏芝完婚。陈柏芝毫不嫌弃他的伤残,两人相濡以沫,共度一生。

新中国成立后,他凭借在村民中的威望,先后担任大队队长和生产队队长。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每次集体分粮,他总是将最好的留给村民,自己拿剩下的。

他在村中口碑极佳,谁家有困难,他都热心相助。直到80岁,他才真正“光荣退休”,但他并未停下脚步,而是投身更广泛的公益事业。

百年守望终见君容

彭长竹自掏腰包,带头出资修建村道,为村民搭建出行的小桥,还出资修缮村小学。为解决数百人的饮水问题,他组织修建水池,亲自带领村民埋设水管。

他生活简朴,却慷慨解囊,资助了好几位孤儿,还长期照顾十多位孤寡老人。彭长竹的善举,温暖了整个村庄。

晚年,政府曾为他颁发抗战胜利纪念勋章,但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低调与朴实,时常教导子女,不要给国家添麻烦。

他的一生,就这样默默无闻地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着。

时间来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在医院ICU病房里,102岁的彭长竹躺在病床上,身体极度虚弱,意识却异常清醒。

他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亲眼看一看国家举行的阅兵仪式。他的儿子理解父亲的心愿,将手机小心地放在合适角度,并调大音量。

老人努力仰着脖子,微张着嘴,专注地看着屏幕上的画面。那整齐划一的方队、气势恢宏的装备,令他激动不已。

他已经等待了太久太久,就为了亲眼见证这盛世中国的模样。他用前半生在战火中守护国家,又用后半生一步步见证国家的崛起与辉煌。

结语

当阅兵仪式结束,老人仿佛完成了最后的使命。当天晚上九点,彭长竹安详地闭上了双眼,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彭长竹的一生,是那个时代无数英雄的缩影。他们的付出与牺牲,换来了奶茶视频APP今天的和平与安宁。他的离去不是终点,而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这盛世,如他所愿;这精神,将永续不灭。

汉中
上一篇:{loop type="arclist"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