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0 来源:安国富民网作者:小曼巴kebi
电影《731》出完发行通知,并启动了六天预售,截至发稿,预售票房超过3600万。
这部电影先声夺人、万众瞩目,预售成绩已经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国产电影总票房,更厉害的是,《731》在猫眼的“想看”人数已经达到441.1万,仅比《唐人街探案3》少五万人,如果从这个维度推算,《731》的票房应该能卖过40亿。
但想看是想看,买票是买票。行不行还是票房上见真章。如果对比两部电影的预售,会发现两部电影可谓云泥之别,《731》根本望尘莫及。
回看当年《唐人街探案3》,2021年2月12日上映,提前半个月开预售,总预售票房就超过10亿。
单日预售票房,2021年1月28日53.3万,第二天就飙升至5901万,接着1月30日到2月2日平均日预售票房超过2200万,前六天预售票房累计差不多1.5亿。
反观《731》,9月4日预售第一天510万,9月5日812万,之后开始下滑,后四天都在两三百万左右。观众冲预售、观影热情和《唐探3》根本不是同一级别,怎么比?
究其原因,档期影响很大,毕竟9月18日不是春节档,《731》选这个档期很吃亏,前面受暑期档电影影响,后面很快有国庆档影片冲上来竞争,留给《731》抢票房的时间不到两周。
第二个原因,题材是一把双刃剑,既是《731》的优势,也是它的劣势。
有《黑太阳731》珠玉在前,对细菌实验和这个故事感兴趣的观众一定会看,所以《731》有针对性,能精准抓住受众群;但受题材影响,也会有很多观众不喜欢或不敢看,这就注定了这部电影不会像《唐探3》那样有普适性,会流失一部分观众。
第三个原因,姜武、王志文、李乃文组成的主演阵容,和《唐探3》的王宝强、刘昊然等大明星相比还是弱了一些,而且故事沉重不像喜剧那样让观众乐于选择,试问,怎么和《唐探3》比票房?
找个差不多同一量级的电影,可以选《刺杀小说家》。平心而论,这一部其实也远比《731》卖相好很多,毕竟杨幂、雷佳音、董子健组成主演阵容,也是春节档上映,票房产出更高。
只不过《刺杀小说家》和《731》预售票房相当,开启预售后,基本上都持续在两三百万日预售票房左右,直到上映前三天,预售票房才增至644万、888万和2364万,姑且相信《731》上映前三天也能有这样的预售成绩。
最终《刺杀小说家》的总预售票房8655万,而最终累计票房10.35亿。
写到这里,我不太相信预售成绩差不多的《731》,最终票房能追上《刺杀小说家》,所以理性预测,《731》的最终票房在10亿以下。
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现在的市场已经远不如2021年繁荣,《731》的档期也远没有春节档那么好,想大幅度往前冲太难了。
而且,《刺杀小说家》整体口碑不错,但《731》已经举办过提前内部看片,目前得到的反馈是,电影品质不是很理想。
这样的反馈不算意外,毕竟前有《黑太阳731》,其实已经将细菌实验的重点内容悉数呈现,而且拍摄相当真实、有冲击力。据资料显示,电影甚至购买了不少真正的尸体,演员在拍摄过程中真实劈砍,然后扔进焚尸炉,包括小白鼠、小猫也都是实拍,相当真实、炸裂。
但当年的那种求真的拍法,现在已经无法实现,所以真实性会有一定折扣。
而且据说电影对日军的态度也多少有点争议。
所以,除了预售,决定电影命运的还有上映后的口碑。口碑好电影能成,口碑差电影票房就大概率扑街。
当然,上映前对电影质量和口碑的推测没太大意义。现在只希望《731》宣发方能多使点劲儿,毕竟现在几乎还没有启动什么宣传策略,出来的物料也几乎为零,各种海报、剧照、预告片就不要犹豫,赶紧砸出来,然后电影品质真的好,没有充裕的宣发费用,就启动一轮点映助力口碑发酵吧!毕竟距离上映就剩下一周多的时间,也到了点映的时候了。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希望能等到《731》点映,这部前前后后做了10年的电影,想尽快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