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全国劳动模范丨李宁:把每一次技术训练当实战

9月4日上午,河北省衡水市工人文化宫报告厅内,初秋的微凉被激情的劳模宣讲驱散。全国劳模、燕赵楷模宣讲报告会第七场报告会在这里举行。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宋涛、张宏伟,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李宁依次上台宣讲。他们的故事平凡而伟大,如同一束束光,传递着激荡人心的力量。
李宁
一天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中,当看到仪仗方队护卫党旗、国旗、军旗,第一个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时,电视机前的李宁湿了眼眶。这一幕,让他瞬间回到了自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服役的岁月。那些熟悉的正步节奏、整齐划一的排面、坚毅定型的眼神,还有指挥口令的语调,仿佛就在眼前。
“如今,我从军旅标兵变成了电力一线‘特种兵’,但刻在骨子里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劲头没变,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与使命,更是从军营延续到了铁塔银线之间,从未改变。”宣讲会上,已成长为国网衡水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主任的李宁语言铿锵有力。那些在野外巡线时的风吹日晒,那些为攻克技术难题而熬过的无数个日夜,都在他的讲述中变得生动起来。“夏天巡线,人体感知温度超过40摄氏度,脚底被地面烫得生疼,衣服湿透了粘在身上,就像裹了层塑料布。”说这些时,他脸上带着笑容,仿佛那些辛苦早已化作过眼云烟。当谈及团队为提高地线防震锤追回器的成功率,先后进行四代产品更新时,现场职工们无不为他们的执着与创新精神折服。有人问他:“老盯着这些工具改来改去,不累吗?”他简短有力地回答:“累,但值得。”在他心中,创新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让抢修时间更短,让供电可靠性更高。“技能成才没有捷径,把每一次训练当实战,把每一次失败当老师,才能在反复磨砺中攀上高峰。”李宁和团队用一次次创新坚守着“不停电”的承诺。
4月28日,李宁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劳模表彰大会。踏上东门外广场的那一刻,过往与当下在此交汇:从前,他身穿“国防绿”在此执行外事任务,以挺拔军姿彰显大国威仪;而今站在同一方土地,“全国劳动模范”的身份,承载的是万千用户对电力人的信赖与托付。
在互动环节,有职工提问:“曾在三军仪仗大队挥洒青春,如今在电力岗位默默奉献,这两种职业所体验的精神有哪些共通之处?”李宁思索片刻后回答:“两者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都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态度。当兵的经历,让我对苦累有了更高的耐受度,也让我明白,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不能轻易放弃。”这番深刻的感悟,赢得了台下听众热烈的掌声。
聚榜样星火,燃奋斗之光。走出报告厅内,现场职工眼神中透着自信与坚毅。初秋的风里,没有了来时的微凉,只剩满溢的热血与干劲。劳模们传递的精神力量,正悄然转化为每个人脚下更坚定的步伐。
(文/河北工人报记者哈欣 李昊男 图/河北工人报记者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