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jnsjmc.com/cache/99/a2bc1/43f18.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15
李旻:李在明上台后,韩国的史观之争何去何从?




奶茶视频APP,奶茶视频下载,奶茶视频app官网,奶茶视频app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李旻:李在明上台后,韩国的史观之争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25-09-10 21:32:1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在通州运河公园的晨光里,63岁的王为念与58岁的王芳随着《卡。

【文/李旻】

韩国政治的“尹锡悦时代”已经落幕。在这个充满矛盾争议的时代,“新右派”一词备受瞩目。尹锡悦政府引起的数次历史认知之争均被认为与背后的“新右派”朝野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李在明政府的上台并不意味着“新右派”退出历史舞台,长期困扰韩国的史观之争恐将延续。

2024年8月15日,韩国国会议长及多个团体拒绝参加光复会举行的纪念仪式。

“新右派”从何而来

1945年,随着日本无条件投降,其对朝鲜半岛长达35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美苏两国对半岛南北实施了短暂的分割统治,接收南部的美国军政府既不信任半岛内部自发形成的民主团体,也不信任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等海外独立运动团体,仍然大量任用日本殖民政府时期的旧朝鲜官僚协助统治。受此影响,1948年朝鲜半岛正式分裂后的韩国无论在人事上还是在观念上都没能完全清算“亲日”遗毒,美化日本侵略、矮化朝鲜半岛的“殖民史观”仍然根深蒂固。这种局面为韩国右派的存续提供了一定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

此后数十年间,韩国历史学界掀起了消除“殖民史观”影响的运动。自1979年起,姜万吉、崔章集等进步学者历经十年编纂出版了《解放前后史的认识》,对韩国的历史叙事进行了重塑。在姜、崔等人主导的进步史观影响下,韩国近现代史被定义为“追求民族独立与统一的民族史”和“抵抗压迫、向往自由的民众史”,其斗争对象不仅包括日本帝国主义,也包括军事独裁者及其背后支持者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步史观在韩国的历史叙事中赢得一定优势。

冷战时期,韩国右派的生存主要依赖“反共”口号和国家主导经济发展等主张。随着冷战的终结和韩国民主化运动的发展,右派的传统主张越来越不合时宜,进步史观的强势地位更是让右派背上“亲日卖国”罪名,右派亟须重构适应时代发展的学术工具和其所认同的历史“正义”。在此背景下,“殖民地现代化论”开始得到青睐,该理论也是“新右派”史观的内核。

“新右派”的思想源流可以追溯到安炳直、李荣薰等20世纪80年代发迹的经济学家以及1987年成立的落星台经济研究所。这批学者以“现代化论”重写殖民历史,以经济统计与实证研究为基础,试图论证日本殖民统治给韩国打下现代化基础,借机推翻以抗日独立运动、反独裁民主化运动和克服分裂的统一运动为轴心的民族史,然而此时的“殖民地现代化论”尚未形成气候,“新右派”的概念也还没有产生。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政坛逐步形成进步和保守两大阵营分庭抗礼的局面,争夺历史正义的斗争更激烈。强调“民族”和“民众”的进步史观成为进步阵营的理论武器,金大中和卢武铉两代进步政权更是从政治、经济、司法层面加大了对“亲日派”的清算力度。政治和历史叙事上的被动局面激发了保守阵营对传统右派思想的反思,也促使“新右派”突破学术圈子登上政治舞台。2004年,号称“新右派推广者”的《东亚日报》政治部长李东官首次在文章中使用“新右派”一词,并且着力报道和宣传“新右派”思想,使得该群体正式概念化。

2004至2008年间,“自由主义连带”“时代精神”“新右派全国联合”等“新右派”组织相继诞生,并在2007年李明博当选总统的过程中发挥相当大的作用。此后,大量“新右派”人士进入政治圈,担任国会议员和政府要职。思想理论方面,“新右派”逐渐超越经济史研究范畴,建立起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完整体系。但在史观上,“新右派”仍以“殖民地现代化论”为基本底色。

2012年,朴槿惠在大选中获胜,韩国保守政权得以延续,但“新右派”反而迎来衰退期。一方面,朴槿惠与李明博在保守阵营中分属不同派系,与李明博团队过从甚密的“新右派”自然难获好感。另一方面,朴槿惠的思想观念更趋近于传统右派,很难与主打经济理论的“新右派”产生共鸣。在朴槿惠和文在寅执政期间,大多数“新右派”团体中止了活动。

2025年8月11日,韩国文化遗产厅长许敏在特别展览“承载光辉的抗日遗产”媒体发布会上查看抗日义兵相关文献。

尹锡悦执政期间的史观争议

高度强调理念和价值观的尹锡悦政府在2022年上台后积极争夺历史叙事话语权,试图给保守阵营赋予更多历史“正当性”,一度被淡忘的“新右派”重回公众视野。尽管对“新右派”的界定本身具有模糊性,而尹锡悦政府也一直否认同“新右派”存在任何关联,但在尹锡悦执政时期的诸多史观争论中仍可看到其影子。

首先是人事任命方面的争议。

在尹锡悦政府核心要员当中,国家安保室第一次长金泰孝、统一部长金英浩、政务首席秘书韩五燮等人曾在“新右派”团体中任职或参与“新右派”活动。2024年起,“新右派”或疑似“新右派”的人士被任命为东北亚历史财团、国史编纂委员会、韩国学中央研究院等韩国政府下属的权威历史研究机构负责人。2024年8月,尹锡悦政府任命“亲日史观人士”金亨锡为独立纪念馆馆长,引发进步阵营的强烈不满,最终导致共同民主党等进步党派和一些抗日独立运动团体缺席政府主办的光复79周年纪念仪式。

其次是对日本的认知和政策。

尹锡悦执政期间极力淡化日本侵略朝鲜半岛的历史。在“3.1运动”纪念日和光复节纪念活动等本应痛斥日本侵略史的场合,尹锡悦反而强调日本是“共享自由民主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伙伴”。对日政策方面,尹锡悦积极修复文在寅时期跌入谷底的韩日关系,不惜违背民意做出重大让步。2023年3月,韩国政府提出解决强征劳工问题的“第三方代赔”方案,即由韩方设立公共赔偿基金,向韩国私人企业筹措资金,赔偿给被日本强征为劳工的韩国受害者。这种“自己赔自己”的方式引起韩国国内舆论哗然。进步阵营认为,尹锡悦的“媚日”政策是在政府内部的“新右派”影响下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