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 85万采购299元路由器,高校采购监管链为何失守?

在政府采购的严肃场域中,竟上演了一出令人瞠目结舌的荒诞剧。重庆三峡学院以85万元高价采购的“普联TL-R473G出口防火墙”,在电商平台上不过是一台售价299元的普通路由器。9月6日重庆市教委通报显示,这场荒诞交易的背后,是中标公司伪造资质、评审专家张冠李戴、代理机构机械盖章、学校验收形同虚设的连环失守。这一事件犹如一记重锤,敲开了高校采购监管的隐秘裂缝,暴露了其中千疮百孔的问题。

首先,中标公司以虚假材料骗取投标资格,轻松突破供应商资质审查的第一道关卡,将资格核验环节的形式主义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简化流程、推行供应商基本资格条件承诺制的当下,相关部门对承诺内容缺乏实质性核实,给了不良商家可乘之机。像涉事公司这般无社保缴纳、无纳税记录甚至曾长期处于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本不应出现在投标名单上,却因监管的疏忽一路畅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当具备相应条件,包括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等,而涉事公司明显不满足这些要求,但却能轻松突破资格审查,可见相关审查机制形同虚设。

而评审专家作为把控采购质量的专业人士,本应成为“守门人”的关键角色,却在此次事件中严重失职。将路由器“误认为”防火墙,对产品型号、技术参数、价格合理性等关键要素未作深入核查,仅采取走过场式询问,使得技术评审与实物严重脱节。在正常采购流程中,评审专家需要对产品技术参数、市场价格严格审核,而此次面对如此离谱的报价和产品错配却集体失语,实在令人费解。

不仅如此,在此事件中,采购代理机构机械盖章、只重流程合规而忽视实质问题,学校验收时对明显异常情况置若罔闻,两方的不作为共同造就了监管的真空。代理机构工作人员明知中标产品存疑,却不提醒核实,机械推进流程;学校相关人员发现问题也不及时上报、跟进,导致问题产品差点“合法”入账。从事后追溯来看,只要有一个环节能严守底线、认真履职,如此荒谬的采购根本不可能发生。

涉事各方已受到处罚,然而一台路由器竟能撬动近百万元财政资金,需要修补的不仅仅是技术漏洞,更重要的是需借此机会修补监管漏洞。建议引入多部门数据联动核查,建立供应商信誉动态追踪体系,重构资格审查机制;完善专家选拔标准,加强评审过程监督,建立专家责任追溯制;明确采购代理机构与学校职责边界,强化其责任意识。

近年来,从天价U盘到天价路由器,高校采购类似乱象屡见不鲜。高校采购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环节,其公正性直接关系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唯有全方位完善监管体系,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才能避免此类荒诞事件再次发生,让高校采购回归公正、透明、高效的正轨。

巴中
上一篇:{loop type="arclist"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