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报道
编辑:元宇
【新智元导读】近日,在一项针对2000名40岁以下美国成年人的调研中发现:约11%的年轻人愿意拥有「AI朋友」,约25%的年轻人可以接受与AI谈恋爱;在Character.AI上,模拟治疗师Psychologist创建以来,已收到近亿条用户回复。朋友、爱人、治疗师、导师……越来越多的AI角色渗入奶茶视频APP的生活,或将奶茶视频APP带到一个包含人机共建亲密关系的世界。
你会交一个AI朋友吗?
或者,你会和AI谈恋爱吗?
就在最近,美国的研究机构针对2000名40岁以下成年人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1%的人表示他们已经拥有一个AI朋友了;
11%的人愿意拥有AI朋友;
25%的人认为AI伴侣可能取代现实中的恋爱;
在未婚或未同居的年轻人中,7%的人对于同AI发展恋爱关系持开放态度。
的确,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正是使用生成式AI最活跃的一个群体。
一项基于100万条ChatGPT交互日志的分析表明,与情感相关的「角色扮演」,是仅次于「创意写作」的第二大热门应用。
而在Character.AI上,颇受欢迎的模拟治疗师Psychologist机器人,更是已经收到了来自用户的超过9500万条消息。
并且,有不少网友表示,AI心理医生对自己帮助很大。
随着大模型「人格」的发展,以及AI角色在奶茶视频APP生活中的渗透,经由真实人类连接而建立亲密关系的世界,正在走向一个包含人机共建亲密关系的世界。
正如Melissa Heikkilä在《MIT Technology Review》中写道的那样:
奶茶视频APP与它们(AI角色)对话,说「请」和「谢谢」,并开始把AI邀请进奶茶视频APP的生活,作为朋友、爱人、导师、治疗师。
10%的美国年轻人
愿意拥有「AI朋友」
当被问到,是否愿意接受AI模拟人类互动,为自己提供情感支持,并使之成为自己的朋友时:
大约57%的人,表示反对,原因是有悖伦理,或让自己感到不适。
大约11%的人,表示愿意拥有一个AI朋友,而且有1%的人已经拥有AI朋友了。
大约32%的人,还不确定自己是否会与AI交朋友。
性别方面,男性要比女性更愿意接受AI朋友(13% vs 9%)。
与此同时,自由派比保守派要更容易接受AI友情(14% vs 9%)。
意料之中的是,「网瘾」更大的年轻人,也表现出了对AI朋友更高的接受度。
那些每天空闲时会花6小时以上泡在网上的人中,大约16%都表示愿意拥有一个AI朋友,这其中也包括前面提到的1%。
相比之下,在空闲时间上网较少的年轻人中,愿意拥有AI朋友的比例仅为9%。
而且,上网时间越少的人群,持反对意见的比例越大。
AI能取代现实中的恋爱吗?
更进一步的,那些愿意和AI交朋友的人,会和AI发展成为「恋人」吗?
或者说,AI能够取代现实中的恋爱吗?
大约7%无伴侣的年轻人,表示他们愿意接受拥有一个「AI恋人」。
相比之下,高达71%的年轻人对此感到不适或反对。
剩下的22%,则对这个问题举棋不定。
有趣的是,没有伴侣的Z世代(Generation Z,1997 - 2012年出生),比没有伴侣的千禧一代(Millennials,1981 - 1996年出生),更可能反对与AI恋爱(74% vs 67%)。
尽管Z世代、千禧一代两代人,在对拥有「AI恋人」这件事的接受程度上,大致相近(7% vs 8%),但千禧一代的矛盾心态可能更重。
除了年龄之外,教育和收入,也影响着人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较高的无伴侣年轻人,通常比受教育程度低、收入较低的无伴侣年轻人,更可能拒绝与 AI 恋爱的想法:
76%受过大学教育的无伴侣年轻人(包括正在上大学的人)反对AI伴侣;
67%无大学学历的无伴侣年轻人反对AI伴侣;
超过80%收入在10万美元及以上的无伴侣年轻人反对AI伴侣;
64%收入低于4万美元的无伴侣年轻人反对AI伴侣。
每4名年轻人中,就有1人认为 AI 伴侣有可能取代现实中的恋爱关系,而75%的年轻人并不认为AI能够取代人类伴侣。
前文提到,年轻男性总体上比年轻女性更愿意接受与AI交朋友,这一点同样可以延展到他们对于AI恋爱的看法上:
28%的年轻男性认为AI有可能取代现实中的恋爱关系;
22%的年轻女性认为AI有可能取代现实中的恋爱关系。
兴奋与担忧
年轻一代对于AI影响的看法分歧明显
此外,研究人员还调研了年轻人关于「AI对于未来社会影响」的看法。
调查结果,呈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
55%的人,认为 AI 技术具有威胁或令人担忧;
45%的人,认为AI技术引人入胜或令人兴奋。
在如何看待AI对未来社会的影响上,女性比男性更保守,更可能将AI视为威胁(28% VS 23%),也更不容易对其前景感到兴奋(11% VS 20%)。
同样的,保守派比自由派,更倾向于将AI视为威胁或令人担忧(60% VS 55%)。
此外,低收入家庭、受教育程度较低、无宗教信仰的年轻人,更可能将AI视为威胁或令人担忧,对AI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更少感到好奇或兴奋。
60%低收入家庭的年轻人,可能将AI视为威胁或令人担忧。49%高收入家庭的年轻人,可能将AI视为威胁或令人担忧;
57%未接受大学教育的年轻人,可能将AI视为威胁或令人担忧。52%已获得学士学位的人,可能将AI视为威胁或令人担忧;
60% 无宗教信仰的年轻人,可能将AI视为威胁或令人担忧。49%有宗教信仰的年轻人,可能将AI视为威胁或令人担忧。
综合以上调研结果:
尽管,大多数美国Z世代和千禧一代,目前仍不愿意接受拥有一个AI朋友或恋爱伴侣的前景。
但变化已经出现:
已有11%的美国年轻人,愿意拥有「AI朋友」;25%的美国年轻人,愿意接受AI恋爱……
这些数据背后的事实意义重大,或许正预示着一个开端:
从真实人类彼此连接并建立亲密关系(恋爱、情感关系)纽带的世界,逐渐走向一个人机共建亲密关系(恋爱、情感关系)的世界。
参考资料:
http://ifstudies.org/blog/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relationships-1-in-4-young-adults-believe-ai-partners-could-replace-real-life-rom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