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jnsjmc.com/cache/4a/34134/eaa97.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15
小红书,非得把肉烂在锅里
小红书,非得把肉烂在锅里




奶茶视频APP,奶茶视频下载,奶茶视频app官网,奶茶视频app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025-09-09 16:35:18
来源:隔山买老牛网

小红书,非得把肉烂在锅里

字体:

电动车的能量在发电厂就有一轮损耗,充电再有一轮损耗,电动机再有一轮损耗,但就这样三轮损耗下来,它综合效率可能还是比燃油车更高。选择和一个强大的伙伴合作,虽然要分走利润,但到手的未必就更少。

作者|杨知潮

悬在谷歌上的反垄断镰刀终于落下。最新的判决结果显示,谷歌不用再拆分Chrome浏览器了,也可以继续与苹果合作,将苹果的浏览器作为自己的渠道。9月3日,谷歌的股票当然迎来了接近10%的大涨,市值创下历史新高。

苹果的股票也涨了3%。这当然是因为苹果在收谷歌的钱,苹果设备里的默认搜索是谷歌,为了这个地位,谷歌要每年给苹果200亿美元。而这在美国司法部看来,是一种排它性的垄断行为。

垄不垄断先不谈,苹果这钱赚的的确很舒服。200亿美元可不是零花钱,而是一个比ipads、Mac电脑还赚钱的业务。而苹果竟然什么也不用干,只需要躺着等这笔钱进账。

因此,苹果变得“不思进取”。即便是眼下AI搜索已经如此发达,苹果也没有用自研AI工具替换掉谷歌。

苹果很清楚:有些东西,自己做,赶不上用现成的。

但这个道理,小红书一直不认同。

过去几年,小红书一直在亲自做电商和导流给电商平台之间摇摆。最近的一次是当下:618期间,小红书向淘宝、京东开放了外链跳转。但据了解,该投放有一定门槛,8月底,小红书将电商放到了首页。似乎在提高电商的优先级。但9月1日,小红书“种草直达”广告外链跳转淘宝天猫功能面向全行业品牌零门槛开放。

两种钱一起赚当然合理,但摇摆背后也是一种矛盾:如果广告生意好做,又何必管制外链,减少广告收入机会也要把流量引入自家电商?而如果电商生意真的那么顺利,又何必再大张旗鼓地与外部合作?

01 自己做,还是外包?

今年年初,苹果高管Eddy Cue用一句话把谷歌股价干掉了几千亿美元。

在谷歌的反垄断诉讼案上,他指出,按照苹果的数据,谷歌搜索量已经出现下滑。LLM争抢搜索的担忧情绪本身就重,这句话让谷歌的股价坠入谷底,跌到了140多美元。

但其实,这句话是在帮谷歌说话。

因为说这话的场合不是财报会议,不是用来吹捧谷歌的业务的。这是针对谷歌的反垄断诉讼,苹果的目的是论证谷歌搜索已经“日薄西山”,意思是告诉全世界:谷歌都下滑了,还怎么垄断呢?

图注:Eddy Cue是苹果互联网软件和服务高级副总裁,他不止一次站出来帮谷歌说话。

苹果帮谷歌说话并不奇怪,除了谷歌自己,苹果可能是最怕谷歌倒下的人。

每一年,谷歌都会支付苹果200亿美元,来购买Safari浏览器搜索框和siri这两个超级入口——苹果的用户价值极高,谷歌花了这笔钱,能轻松通过搜索广告再赚回来。这笔钱还在随着谷歌的广告收入增加而逐年增加,最新的数据很可能已经超过了200亿美元。

即便不考虑增长,200亿美元也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它相当于OpenAI一年的全部收入。虽然200亿相对苹果的年收入来说不算太多,但这是几乎没有任何成本的纯利润。而整个2024年,苹果的净利润也只有937亿美元,200亿美元是苹果净利润20%以上。

如果把这200亿美元当成一个独立的业务,很可能是苹果前三的大业务。苹果财报不公布每个板块的具体利润, 但按照收入和毛利率估算,这部分利润大概率超过了苹果来自ipads和Mac的销售利润,和APP Store谁更赚钱也未可知。苹果耗费无数设计师的精力、又是管理供应、又是控制渠道,结果还比不上一笔躺赚的钱。

图注:下方的这个小框框,每年能赚上百亿美元。

钱太多了,就容易安于现状。

苹果是一家讲究亲力亲为的公司,别说核心处理器和应用市场这种核心部件,就连信号基带芯片这种“小玩意”,苹果都想自己做。但在搜索这么核心的东西上,苹果却一直心甘情愿地把机会给谷歌,苹果高管甚至还帮谷歌发声,表示谷歌搜索就是用户最好的选择。

哪怕是LLM时代来临,Perplexity等AI搜索工具相继崛起,只有一些媒体披露,苹果也在尝试自研AI搜索,但丝毫没有替代谷歌的传闻和动作出现。

图注:苹果已经有了自研AI搜索的消息,但这和替代谷歌之间,还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不过在小红书看来,这可能是一种不思进取。

那么赚钱的生意,当然应该自己做。小红书从不甘愿成为淘宝或者京东的导流工具,而是选择“自研电商”。就和抖音、快手把流量沉淀在自家APP内的商业生态一样。但小红书与抖快的不同,是一种纠结,从2021年尝试关闭淘宝外链以来,小红书一直在内部电商和外部广告之间反复纠结。

不翻旧账,只看2025年:

1.今年3月,小红书发布了《交易导流违规管理细则》,明确禁止内容创作者通过除小红书商城、直播间内购物车功能、官方留资组件之外的其他任何形式引导站外交易,违规最高封号。

显然,小红书希望大家都通过“自研电商”买东西。

2.但今年618期间,小红书升级蓝链功能,与淘宝京东合作,打通了内容到外站购买的链路。

这种开放尺度,让外界一度怀疑小红书要放弃电商。

3.但紧接着的6月,小红书就又推出了“友好市集”这一电商产品。8月底,小红书又把电商(市集)放到首页,彻底提高到了一级入口。

小红书似乎又要专注电商,甚至更专注。

这只是今年的故事,至于过去几年,类似的“横跳”更是数不胜数,不多赘述。很显然,小红书不想像苹果一样把电商包给淘宝、京东、拼多多。但开放外链的举动也证明,小红书的“自研电商”没有成功到让自己能够忽视广告收入的程度。

如果说苹果对搜索是完全“想开了”和“放手吧”,那小红书就未免显得有点拧巴。

02 钱多钱少,也得有本事赚到

谷歌给的200亿虽然多,但按照谷歌反垄断诉讼中披露的信息,苹果是从搜索广告中抽取36%的收益。

换句话说,谷歌拿的还是大头。如果苹果能用自研搜索代替谷歌,那就有希望从搜索框中赚到另外的64%,最终获得600亿美元的利润。

但为什么苹果没有这么做?是因为跟谷歌关系好吗?

答案当然是因为苹果自己没能力赚到600亿,甚至连200亿美元也赚不到。

搜索不止是个入口,背后还有一套系统性的能力,最终才会拥有一套强大的变现能力。谷歌的赚钱能力冠绝行业,根据公开资料,谷歌全行业的平均单次点击费用在2.7美元左右,个别高客单价行业能达到6美元以上。这几乎是全互联网效率最高的广告,比其他搜索同行高了50%左右。

如果和信息流广告相比,谷歌更是碾压。按照各类公开数据,Meta作为信息流广告里的高效代表,CPC也一般在1美元以下。至于CPM(千次曝光费用),社交媒体上有广告主反映,尽管谷歌的点击率比社交媒体更低,但谷歌的CPM还是Meta系的两倍。

图注:像法律这种高客单价行业,用户只要点一下,谷歌就能赚到二三十块人民币。

广告主是精明的,更高的价格背后,是谷歌更高的转化效率。20多年的搜索霸主地位,为谷歌沉淀了最宝贵的数据护城河,能够巧妙地匹配用户的需求。谷歌电商、地图、旅游等一整套生态,都是为了触达搜索广告建立的。此外,谷歌还有每年庞大的研发投入,和海量的专利构成的技术护城河。

这些东西即便是苹果,也没能力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如果苹果想自己赚这份钱,短期结果是显而易见的:1.大量用户放弃苹果自带搜索,换搜索引擎,或者专门去下载谷歌的APP。2.苹果搜索的效率更低,无法给广告主带来同样的转化。

那如果不给传统搜索,而是用AI搜索替代谷歌呢?

那显然更不切实际,证据很简单:OpenAI和Perplexity自己都还在亏损,哪里有200亿美元给苹果?眼下,AI搜索的商业模式根本还没跑通,更不可能有能力取代成熟的谷歌。

图注:AI搜索的核心内容是下方的生成式问答,广告位置太边缘。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也都还没有跑通。

变现效率的优势,让谷歌成为苹果的最佳选择。哪怕谷歌赚走了大量的利润,留给苹果的200亿美元,也大概率要比苹果自研搜索赚得更多。就如同电动车的电在发电厂就有一轮损耗,充电再有一轮损耗,电动机再有一轮损耗,但就这样三轮损耗下来,它综合效率可能还是比内燃机更高。

抛开收入问题,换掉谷歌还存在用户体验的问题——谷歌是用户的第一选择,强行把优先搜索引擎换成其他产品,不符合苹果的消费者至上价值观。苹果的几次对外发声,也都说的是“谷歌是用户的最佳选择”,而不是“谷歌能帮苹果赚到更多钱”。而如果强行地把首选搜索换成必应,那么用户也有可能再手动换回谷歌。

——就像部分用户在小红书看到一件商品,再去淘宝搜索下单一样。

毫无疑问,相对于淘宝、京东来说,无论是规模、供给丰富度、货币化效率,小红书的“自研电商”是没有明显优势的。彭博社此前报道,2024年小红书电商GMV突破了4000亿元,同比增长了45%。但仍然低于快手的1.39万亿元,和抖音、淘宝、拼多多更是不在一个量级。

其实不需要数据,小红书反复在外链和电商之间的横跳,已经显现了这家平台在电商变现方面并不那么顺心——在已经下决心做电商的情况下,还将一部分流量导给淘宝、京东,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而如果“自研电商”无法像抖快那样彻底成功,那小红书的收入就会大幅度依赖于广告。

03 肉,就非得烂在锅里吗?

但只做广告,一定不好吗?

把视角移到苹果和小红书之外,看看苹果的合作伙伴谷歌。

坐拥海量的流量,谷歌不是没有机会做电商,但最终,其电商产品——Google Shopping还是一个自己不卖货的导流平台。原本谷歌电商还有个独立APP,谷歌电商网站里面还可以直接下单(下单也是由第三方提供服务),但2023年时,谷歌连这个独立APP和下单按钮都取消了。

谷歌的思路很清楚:专心做导流平台,尽可能少接入交易环节。

其他领域,谷歌也都奉行这套思想。比如谷歌还有一套自己的旅行产品——Google Travel,但其仍然不和Trip、Booking做竞争对手,就是专心给第三方导流。

图注:谷歌也有自己的“OTA网站”。

看起来,谷歌似乎失去了成为OTA、电商平台的机会。但也因此带来了一些优势:1.由于开放的内容生态,谷歌搜索可以搜到不同网站的结果,用户体验更好。2。谷歌不和客户竞争,更容易拿到投放。

那么结果如何?

2024年,谷歌净利润超过10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商业公司。

事实上,纯广告业务的利润率比交易环节更高。国内的微博也是一个几乎只靠广告的公司。这带来了强大的盈利能力,微博的最新毛利率高达77%,净利率也接近28%。这比电商平台里利润率最高的拼多多还要高。

得益于广告业务的高利率,哪怕微博的收入几番波折,但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盈利能力,财务数据要远比知乎、B站等非头部内容平台更漂亮。

不过商业模式不是应试考试,并没有标准答案。

在谷歌、Meta用流量外循环赚到大钱的同时,抖音、快手也证明了流量内循环的强大。在抖音之前,从来没有过一线内容平台可以成为一线电商平台。但最终,电商、本地生活业务却帮助字节跳动的年收入一度超过腾讯(来自2023年的媒体报道)。

电商、本地生活的广告不但很好地融入了抖音的内容生态,甚至还丰富了内容生态——好吃的、好玩的本身就是一种用户喜闻乐见的内容。内部交易也让这种流量更容易转化,减少了消费者的操作成本,也让抖音自己赚到了钱。

雪球创始人方三文表达过这样一个意思:硅谷面对的市场更大,消费力更强,但如果按照单位用户的变现能力来看,中国互联网公司是强于硅谷的。

这种强,有一部分来自“折腾”。腾讯、抖音、美团等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强大,都来自对边界的不断探索。如果美团只专心做餐饮,那么当然就不会有眼下这个本地生活巨头。

从这个层面来看,躺赚200亿的苹果固然潇洒,但不断探索电商机会的小红书,也值得敬佩。更何况,眼下还远未到答案揭晓的时候。

头图来源|AI制图

【纠错】【责任编辑:hig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