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jnsjmc.com/cache/b7/16b63/9d7a1.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15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坚守在防汛一线的“红色骑兵队”——记内蒙古武川县得胜沟乡东坡村党支部

公私兼顾网

据新华社援引韩联社报道,美国移民执法人员抓捕的300余名在美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坚守在防汛一线的“红色骑兵队”——记内蒙古武川县得胜沟乡东坡村党支部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9日电 题:坚守在防汛一线的“红色骑兵队”——记内蒙古武川县得胜沟乡东坡村党支部

  新华社记者王春燕、魏婧宇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得胜沟乡东坡村种植的土豆正在收获中。对于这个在汛期经历了多轮暴雨和突发洪水的小村子来说,从防汛到秋收的迅速转换,多亏东坡村党支部及其创建的特色服务品牌——“红色骑兵队”。

  回忆起“红色骑兵队”队员们在防汛时的坚守,东坡村党支部书记徐瑞依旧记忆犹新。

  “整个汛期,已经记不清‘红色骑兵队’的队员们坚守了多久,只记得最近一次开展较大规模的集中防汛工作是8月26日,因为那天又下暴雨了。”徐瑞回忆说。

  当天一早,根据气象部门预警,“红色骑兵队”的队员们有条不紊地组织群众转移、巡查河道堤坝,几处容易发生危险的过水路面也都安排好执勤人员。

  进入汛期以来,强降雨天气多次侵扰东坡村。由于地处阴山北麓,东坡村的村落和耕地均位于山间峡谷,降雨后极易引发山洪等地质灾害。

  7月22日,东坡村单日降水量达到99毫米,超过有记录以来的最高降雨量,山体蓄水量达到峰值。

  7月25日,暴雨再次来袭。山洪冲垮了东坡村的主河道防洪坝,洪水倒灌进村。

  7月25日,东坡村部分道路被洪水侵袭。(受访者供图)

  发现情况不妙,徐瑞和“红色骑兵队”的队员们按照应急预案分头逐户通知村民转移。冲出东坡村党群服务中心没两步,徐瑞发现洪水上涨的速度太快,便立刻转头开上自己的越野车,冲向村里地势最低的三户人家。

  “快点往外走!水倒灌进来了,快点快点!”徐瑞赶到70岁的王三仁老人家时,老两口已经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吓呆了,根本想不起来跑。

  负责转移南边村民的“红色骑兵队”队员戴宇说:“村里多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看见洪水漫出河道,队员们挨家挨户拍打门窗,搀扶着腿脚不便的村民往高处转移,当时的想法就是不让一个人掉队。”

  “红色骑兵队”是东坡村党支部2021年创建的特色服务品牌,村党支部书记任队长,成员包括村“两委”成员、在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网格员、志愿者等。为方便老年人就近上门寻求帮助,东坡村所辖的6个自然村还设立了“红色骑兵站”。

  7月25日,东坡村下辖的李齐沟自然村受灾较为严重,很多村民家中的院子里都是洪水带来的厚淤泥,但全体村民得以顺利安全转移,李齐沟村的“红色骑兵站”发挥了很大作用。

  48岁的郑润龙是李齐沟村的“红色骑兵站”负责人,他家也是全村地势最高的地方。回忆起当时那场大雨,郑润龙仍心有余悸:“雨下得又大又密,200多米远的山都看不清楚了。河水迅速上涨,夹带着上游刮断的树木,轰轰地冲下来。”

  发现情势紧急,郑润龙断定村里地势低洼的几户人家肯定尚未脱困,便赶紧招呼其他“红色骑兵队”队员一起转移群众,有些老人是队员们搀扶着翻墙出来的。

  7月27日,洪水过后,“红色骑兵队”队员使用大型机械重新开辟道路。(受访者供图)

  “奶茶视频APP村七八十岁的老人较多,‘红色骑兵站’发挥了离群众近、行动快的优势,及时将受困村民转移出来。”郑润龙说,为安全起见,几户家住土坯房的群众当晚就睡在“红色骑兵队”队员家中。

  雨停了,群众安全了。村党支部又带领“红色骑兵队”排查隐患、加固受损房屋、减少农业损失,村民们也自发参与重建工作。东坡村全村共投入机械17台、人力50余人,加固堤坝2公里、河道3公里,疏通道路13公里、清淤7000余立方米……历时十多天,重建工作基本完成。

  汛期接近尾声,“红色骑兵队”又为秋收忙碌着:组织大型机械重建被洪水损毁的机耕路,帮助有困难的群众收土豆、收葵花。

  徐瑞说,无论是防汛还是秋收,东坡村党支部和“红色骑兵队”始终冲锋在前,把温暖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访客,请您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