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10日,杰兰路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购买小米YU7的车主呈现出鲜明的年轻化特征。超过五成YU7车主将自己归为“小米忠实粉丝”,并有超过五成用户表示,购车动因源于对小米品牌的长期喜爱与信任。
小米YU7用户在人群结构上较为年轻,平均年龄仅为27.7岁,近八成集中在20至30岁之间,且多数来自一二线城市,86%的车主为男性。此外,未婚用户比例达到近六成。
对比杰兰路此前对极氪7X、小鹏G7、阿维塔07与智界R7等SUV用户的画像研究,可以明显看出,小米汽车车主在人群结构上更为年轻,人生阶段更早,大部分车主仍处于单身或二人世界阶段,其中小米YU7只有22%的用户是已婚有孩,小米SU7这个数值是25%,而阿维塔07为32%,极氪7X为43%,智界R7为47%,小鹏G7更是超50%。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首款产品小米SU7的首批车主画像与YU7的用户特征高度一致:20-30岁的一二线城市青年为主,多数未婚,收入水平良好,购车明显体现“悦己”导向。同时,这两款车是不少年轻用户的“人生第一辆车”。在小米YU7车主中,个人首购比例高达51%,SU7这一比例为53%。
在促购因素方面,小米两款主力车型均以高度感知化的设计表达,成为撬动用户决策的关键因素。小米YU7和SU7用户的首要促购因素均为外观设计,68%的小米YU7首批车主购车决策原因选择了“外观”,其次便是“品牌”。
不过,在其他促购因素方面,两款产品有所不同。其中,品牌本身亦在YU7车主的促购动因中排名前列,但其背后的心理指向正在发生变化。在小米汽车首款产品SU7车主中,选择“创始人人格魅力”的比例高达80%;而在本次YU7调研中,比例下降至60%。
报告显示,用户对小米品牌的认同正逐步从对“创始人亲身入局”的情绪驱动,转向基于产品与服务的综合性品牌信任。SU7阶段的“雷军效应”逐步演变为YU7阶段的“品牌口碑效应”,小米正在从情绪连接过渡到产品逻辑驱动的品牌认同。
另外,YU7车主对大件耐用消费品(如家电、汽车)具有显著的性价比敏感特征,近七成车主将性价比视为首要考虑因素。
在收入与支出方面,小米YU7车主的家庭年均收入为31.4万元,显著高于行业均值(27.2万元,来源于杰兰路2024年度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调研),支出则相对理性,年均支出为17.6万元,仅稍高于行业均值(16.3万元)。
在购车动机方面,小米YU7车主最常提及的理由并非出于通勤、家庭、假期等功能需求,而是“看到了一辆自己非常喜欢的车”,这一选项的占比高达61%,成为促成购车决策的首要触发点。其余购车动机主要集中于自身使用场景的现实考量,包括“日常休闲活动需求”(55%)、“短途出游/自驾游”(54%)、“个人通勤代步”(51%)等。
其他促购因素方面,YU7车主更看重舒适性、智能座舱与配置表现,而SU7车主则对智能座舱、续航能力与操控性的关注度更高,反映出两款车型在使用预期与产品角色上的差异。
从增换购路径来看,YU7的转化来源仍以合资品牌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品牌自身的增换购比例排名靠前,即已有部分SU7车主完成向YU7的横向迁移。杰兰路认为,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车型升级”,从动因来看,这一现象的背后存在现实基础。小米汽车普遍存在较长的提车等待周期,导致其二手市场交易活跃、保值率较高。部分SU7车主在使用一年甚至更短周期后,选择在残值尚可、亏损有限的窗口期内,转向YU7作为新一轮的使用尝试,初步形成了品牌留存与再次转化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