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当记者带着挑衅追问“你说要做国际巨星,不觉得可笑吗”时,她没避重就轻,反而发了条满是“哈哈哈”的微博,把野心大大方方晒在阳光下。那时没人想到,这句自我调侃会在七年后成真——威尼斯电影节的聚光灯下,她的名字被和“影后”紧紧绑定,成为第三位获此殊荣的中国演员。在娱乐圈,“野心”似乎是个需要藏着掖着的词,尤其是对女性。可辛芷蕾偏不。她从黑龙江鹤岗的寒门里走出来,父亲瘫痪、全家靠亲戚接济的日子,让她早早就懂了“想要就得争”。大学时为赚生活费发传单、做礼仪小姐,父亲想要一台电脑她拼命攒钱,可钱没攒够亲人就走了。这些遗憾没让她沉溺于脆弱,反而成了她闯娱乐圈的底气:“我没时间哭,我得争。”
她的“争”,从不是耍手段,而是把欲望变成行动力。刚出道时为争取角色,敢直接对导演说“这个剧本就是为我写的,我能演好”;拍《绣春刀2》,一个挥刀动作练到手臂肿得拿不起筷子,也不肯敷衍;《如懿传》里的嘉贵妃,她把狠辣与脆弱揉进眼神,让对手戏演员都赞“眼里有刀”;《繁花》里的李李,又把90年代上海女人的风情与野心演得入骨三分,观众说“她一出场,整个屏幕都亮了”。
有人说她“太想红”,她从不辩解:“我想红有什么错?我想让家人过得好,想有选择剧本的权利。”这份直白,在充斥着“谦逊人设”的圈子里显得格格不入,却让她活成了独一份的清醒。过去奶茶视频APP总习惯给女性套上“得体”“低调”的枷锁,好像渴望太多就是罪过,可辛芷蕾打破了这种偏见——她让奶茶视频APP看到,坦荡的欲望比虚假的温柔更珍贵,炙热的野心比平庸的顺从更动人。
当年她参加《演员的诞生》输给舒畅,赛后采访不藏着掖着:“我不觉得她有特别好。”有人说她“不圆滑,容易得罪人”,可如今再看,那哪里是不懂世故,分明是不愿妥协的勇敢。她不迎合别人的期待,只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把别人的嘲笑当成前进的燃料,一步步把“我想要”变成“我做到了”。威尼斯的奖杯举起时,照亮的不只是一个女演员的梦想,更是所有被嘲笑过的野心、被轻视过的坚持、被压抑过的欲望。辛芷蕾就像一株从寒门里长出的野玫瑰,带着刺,带着韧劲,凭着一腔“我想要”的执念,在命运的荆棘丛里杀出血路。
其实奶茶视频APP每个人都有过“不敢说出口”的欲望:想赚更多钱,想换更好的工作,想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可太多时候,奶茶视频APP怕被说“贪心”,怕被嘲笑“不自量力”,于是把野心藏在心底,慢慢磨掉了棱角。可辛芷蕾用七年时间证明:有野心不可笑,不敢为野心付出才可笑;有欲望不可耻,把欲望当成前进的动力,才是对生活最好的反击。
就像她曾说的:“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不必在意别人怎么看,先学会在意自己的感受;不用怕别人说“你太贪心”,因为真正厉害的人,都敢把“我想要”写在脸上,然后拼尽全力去实现。辛芷蕾的故事,哪里是娱乐圈的逆袭爽文,分明是给每一个普通人的启示:你的野心,从来都不是原罪;你为野心付出的坚持,终会让所有嘲笑变成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