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jnsjmc.com/cache/86/75f7c/6c517.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15
6座SUV,车企“内卷”新出路?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时政频道>要闻>正文

6座SUV,车企“内卷”新出路?

来源:{getone name="zzc/xinwenwang"/}2025-09-10 07:40:13

1 中国车市,应该是世界上最“卷”的市场之一。

每当一家车企开辟出一片新的细分市场,跟进者都能在最短时间里把它再次挤满。

7年前,理想首款面市车型“ONE”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发布时,站在台上的李想一定没想到后来的故事。

理想ONE,以及它的后续车型们,开辟了一片“蓝海”——6座新能源SUV市场。但到内卷到极致的2025年,“蓝海”还是变成了众多车企竞相入局厮杀的新“红海”。

甚至,在外界看来最“坚持自我”的特斯拉,都专门研发了加长价高的新车型Model Y L,试图分一杯羹。

“卷”到头了,总得找个新的增长点。车企们一寻思,理想、问界卖得不错,要不咱也做个差不多的?

但是,6座新能源SUV市场,真的有那么大容量吗?或者说,单纯地“换个地方内卷”,就能帮助企业实现增长吗?

2

9月,第一批下订Model Y L的客户已经幸运地提到了车。下订晚了的客户,可能要等到10月后才能提车了。

有媒体报道,Model Y L销量火爆,截至9月3日已订出12万辆,日均订单近1万辆。要知道,特斯拉的“跑量之王”、全球最畅销的新能源单一车型Model Y,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也“才”卖出17万辆。

而在Model Y L上市前,6座新能源SUV的增长趋势已经相当明显。

2024年,国内6座SUV需求同比增长47%,其中纯电车型占比从12%跳升至29%。2025年上半年,国内中大型SUV累计销量同比增长28%,其中超70%的销量来自六座车型。

机构预测,今年6座SUV车型销量预计将达到百万辆规模。

6座新能源SUV畅销背后,有几个趋势。

2015年,我国放开二胎,2021年又放开三胎。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家庭发展报告》,二孩及以上家庭比例已从2015年的33.2%上升到2025年的41.7%。这意味着,四人及以上的家庭出行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人们对出行品质,包括对空间、座椅舒适度、配套功能的要求提高了。

这些年一直有一句调侃:中国人造车、买车,只关心“冰箱、彩电、大沙发”。最早,这是在讽刺中国造车新势力在底盘、操控等事关机械素质的维度上投入不够、水平不足,只能在一些“没门槛”的地方发力。

但时至今日,聚合了多功能的舒适座椅,以及车载冰箱、后排大屏等,已相当程度上能左右消费者的购车决策,乃至成为国产新能源车的“标配”。

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随着中国中产家庭收入水平的提升,势必会对产品品质、消费体验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比油车,6座新能源SUV的纯平地板使座椅安排更灵活;相比5座车,它能带更多人;相比7座SUV,它座椅更舒适、进出更方便;相比MPV,它驾驶体验更好……

在当前市场,6座新能源SUV似乎就是那台最平衡、最能做到“既要、又要、还要”的车型。

3

但仍应看到,6座新能源SUV始终只是一个细分赛道。各家都挤进来后,很快会带来与大环境一样激烈的竞争与内卷。

强敌环伺下,始作俑者理想的销量已经开始下滑。过去三个月,理想新车交付量同比环比三连跌,七八月同比跌幅已达40%左右。

如此大的跌幅,折射出市场的隐忧——早就入局的几家,或许已经吃完了所有的份额?竞品纷纷上市,只能进一步瓜分现有的蛋糕?

未必如此悲观,但至少,拿不出属于自身的比较优势,“无脑”拷贝友商搞内卷,只会导向零和、多输的局面。

比如,今年上市的6座新能源SUV,除了乐道L90和Model Y L等少数,基本都选择和理想原先一样的增程式路线,试图复制成功。

但当年理想选择增程式,是因为国产三电系统供应链和国内充电桩基建水平不够成熟。今时今日的环境早已大不相同,其他车企再走增程式路线,是不是在刻舟求剑了?

又比如,“冰箱、彩电、大沙发”在2018年是一项令人耳目一新的优势,但其技术门槛不高,在2025年每家车企都能复制的时候,就不再适合作为最大的卖点推出了。

此时,还是要加大在机械素质、电池技术、智能水平等核心领域的投入,打造技术护城河。

特斯拉虽然是“毛坯房”,但它“人车合一”的驾驶感受始终能吸引相当一部分拥趸。零跑坚持软硬件全部自主研发、自主制造,实现惊人的成本控制,被称为“半价理想”,也不失为一种竞争力。

还有些车企,始终保持定力,不着急掺和6座市场,深耕现有优势。

比如有的车型以牺牲后排舒适性为代价,通过强化驾驶性能和提升副驾乘坐体验,尝试打开双人家庭用户这片新“蓝海”,也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4

这些道理,不只适用于6座新能源SUV,也不仅仅是车企要思考的问题。

从汽车到手机、家电、小商品,再到服务业,今天中国市场,几乎每条赛道,都不同程度面临残酷竞争乃至“内卷”的压力。

作为全世界第二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市场竞争激烈,确有好处——经过中国市场检验的产品往往拥有很强的竞争力。

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杀”得你死我活,但往往出海成绩都不错。上汽、比亚迪在欧洲、中东、东南亚畅销,小米、华为屡屡登上各国手机销量榜首。

很多外企,则把中国市场当作“练功房”,不到中国市场“练练肌肉”,就无法在其他海外市场同中国企业竞争。连特斯拉都专门为中国市场研发加长6座车型,且已有消息传出Y L可能经柏林工厂投向欧洲市场。

从“山寨”到“练功房”,这是政府、企业、消费者们几十年来共同努力的成果。

但一旦陷入“内卷”,这些成果很可能大打折扣,甚至付之东流。

竞争是为了创新,而内卷不过是为了压过他人一头。如果各行各企业不想着创新,永远“抄袭第一名”,只会劣币驱逐良币,影响市场健康和资源调配效率。

长此以往,这个市场将既不能再诞生本土巨头,也将失去对外商外资的吸引力。

9月9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李乐成说,企业产业的培育可谓千辛万苦,而非理性竞争毁掉一个企业、毁掉一个产业,可能一夜之间,“奶茶视频APP绝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

汽车市场是中国最重要的消费市场之一,因而6座新能源SUV市场是个很好的观察样本——各家车企能否及时调整战略,国资车企能否有所担当,各级各地政府能否适时引导,所关系到的绝不仅仅是一类车型卖得好不好。

应当看到,独赢,不如共赢。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新华社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观见工作室出品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胡幸阳

[责编:{getone name="zzc/mingzi"/}]
阅读剩余全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