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想不到,“最快女护士”张水华会因为几句采访发言,变成史上最快塌房的冠军。估计连她自己都没能想明白,口碑崩塌,竟会演变成一场彻头彻尾的舆论灾难。 原本手握MCN合约、品牌代言,眼看就要踏上网红之路的她,却因为一连串的“算计翻车”,遭到了全网的反噬。 丈夫下场、老板发声,非但没挽回局面,反而引来群嘲。资本迅速撤离,361度解约、MCN机构切割——她,似乎成了“弃子”。 事到如今,面对这样的境地,她不可能无动于衷,我们看到她出手“自救”了。而她最后掏出来的“杀手锏”,竟是自己的职业身份和抗疫经历。 张水华搬出的,年支援宜昌医疗工作的经历。她试图用这段履历,证明自己是一名“尽职尽责”的护士。
这一招确实用的不错,网上开始突然齐刷刷出现了一堆评论,它们齐刷刷地说: “别忘了她的付出!”“她可是逆行过的人!” 是的,谁敢骂当年为我们付出这么多的白衣天使逆行者呢? 说实话,当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有点心疼,但更多的是可悲。 我丝毫不怀疑她年支援前线时的初心。 任何一个在那段时间挺身而出的医护人员,都配得上一句“谢谢”。
但当她(或者她背后的团队)试图把这段经历当成危机公关的素材、试图用“我曾是个好护士”来掩盖如今“我不是背刺领导和同事”的事实——那一刻,真正的尊重,已经被她亲手打碎了。 我们否定的从来不是她护士的本职工作。 这次用抗疫经历来洗白,正如她的获奖发言,给人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的感觉。援鄂福建医疗队人,但是在三、四年时间里每年跑几十场马拉松比赛,并且在公开场合要求领导给她调班的只有一个人。
“白衣天使”四个字沦为洗白的话术、抗疫记忆变成营销的工具,这不是在洗白,而是在亵渎荣誉。 不讲当下是否错了,只提过去曾对过;不谈逻辑,只谈感情,这叫道德绑架。 她想用“白衣天使”的形象为自己贴金,却恰恰弄脏了这身白衣。
公众之所以愤怒, 不是看不见她过去的付出,而是看不惯她今天的算计。 真正值得尊敬的,是那些默默无闻、不忘初心的工作者;是把荣誉埋在心里、而不是挂在热搜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