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国日报9月9日电(记者 李弘扬)今天,记者从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获悉,人工智能天气预报模型示范计划(以下简称"示范计划")通过"模型-数据-产品-评估"全链条衔接,推动实现面向未来的预报模型与气象业务创新融合应用。
2024年6月,中国气象局启动示范计划,坚持博采众长、流程贯通、公开规范、创新应用,面向科研院所、高校、行业协会学会、企业事业单位等广泛征集人工智能天气预报模型,吸引多方力量加入到人工智能技术气象应用研发中。示范计划通过公开比对,挖掘和培育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实时预报示范评估,遴选优秀天气预报模型,推动科研成果的业务转化应用。
示范计划吸引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国内外35家高校、企业和事业单位报名,经测试遴选,共有14个天气预报模型参加了实时预报示范。今年3月,各示范模型完成最终的迭代更新,并全面迎接今年汛期复杂天气的考验。评估显示,示范计划启动至今,伏羲、璞云、风乌、风清和盘古模型性能较好。
后续,对于参与示范计划且性能优良的天气预报模型,中国气象局将通过多种方式给予激励和支持,如优先由国家级气象部门邀请业务准入、推荐在省级气象部门本地化应用、开展联合升级研发等。
据悉,9月至10月为示范计划总结评估期,中国气象局将依据检验规范,组织专家对各模型先进性开展评审,对示范计划进行全面总结,并强化模型业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