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jnsjmc.com/cache/ea/13985/3c0b0.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15
地下工程材料技术员王静:以毫厘匠心锻造“国之重器”

富不过三代网

       2025年八月,贾乃亮领着十三岁的闺女甜馨出现

地下工程材料技术员王静:以毫厘匠心锻造“国之重器”

我的劳动观

“我的劳动观源于公司的理念——‘做令人尊敬的产品,为客户创造价值’。我坚信,劳动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汗水中,更闪耀于思考的火花;不仅在于个体的突破,更在于对工作岗位和生活的体验感受。在角色转换间寻求定位,在人生舞台中体现价值。”

——王静

王静在实验室里检测产品原材料。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梁鸿杰 摄

在隧道施工的第一线,有一群特殊的“幕后英雄”——他们虽不直接操作庞大的盾构机,却以智慧与汗水为这台“国之重器”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生命力”。中铁建华南建设(广州)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技术员王静,正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作为盾构施工耗材研发与科研创新的核心骨干,她深耕地下工程材料领域,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在钢铁与化学配方的世界里,编织起保障国家重大隧道工程安全高效推进的“防护网”与“增效器”。

跨界转型 从互联网到地下工程

2016年7月,“互联网+”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的王静,选择加入互联网公司从事市场运营。然而三年后,她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职业发展遇到了瓶颈。2019年,她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离开互联网行业,加入中铁建华南建设高科公司,担任盾构新材料技术员。

“回想当时,确实有转换行业的迷茫感,对自己的目标不清晰。”王静坦言。在新环境中,她得到了同事的大力帮助,快速融入了研发团队。她开始在实验室认真学习仪器操作,钻研产品知识,逐步重拾对专业的自信。凭借着刻苦钻研的精神,她很快成长为课题组核心技术骨干,与团队一起立下了“国产替代、自主创新”的誓言。

攻坚克难 地下工程材料领域技术突破

面对广州地区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富含石英砂岩层及高水压、强磨损等苛刻环境,王静和团队聚焦高性能盾构刀具材料、耐高水压盾尾密封油脂、环保泡沫剂等关键耗材研发。2020年,为提升盾尾密封油脂产品品质,她与团队成员展开全面的原材料调研,深入了解每种材料的性能要求、检测方法、上游来源。

“一种材料的替换或调整,都是背后几十次的试验结果。”团队成员小吕说道。他们寻找新的检测方法,引入新的检测仪器,对比不同材料指标,不断优化油脂配方。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铁建高科油脂在华南地区得到良好的示范应用,形成了不同梯度的产品序列,逐步在华北、华中、西南等地区轨道交通项目得到应用。

“当我想到研发的材料守护盾构机安全穿行,助力隧道贯通;看到公司依托省级工程中心开展前沿研究、解决行业难题,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无可替代。”王静说。

近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及中国铁建发展战新产业号召,抢抓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机遇,深度融入“1+9+N”科技创新体系,成立了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研究所。“作为其中一员,我深感自豪。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为公司实现‘地铁施工一站式服务商’的发展愿景贡献力量。”

智慧平衡 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动态调节

作为职场女性,王静对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有着独到的见解。“总会看到有人在寻求‘女性该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答案,自从我当了妈妈,我发现这是一个伪命题。”她分享道,“爱因斯坦说‘自行车之所以不倒,是因为你一直在骑’,在动态的工作和生活当中,要主动地调节不同关系的平衡度,分清目标和主次,学会管理时间,得到家人的支持和认可。”

2021年,在研发工作之外,王静主动参与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广东省盾构耗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与建设这两项战略工作。从技术成果资料整理、资源协调到精心汇编相关材料,她都投入了大量精力。“回想起来,那时经常在周末收到紧急工作信息,家人非常支持,创造安静的环境让我按时完成任务。非常感谢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最终,公司成功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获批建设广东省盾构耗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不仅是对公司创新实力的双重认证,我也收获到同事们的认可,更加鼓励了我继续在岗位上坚持和努力。”王静说。

这就是王静的劳动价值——在平凡岗位上,以毫厘匠心锻造“国之重器”,以创新平台引领行业进步,为公司发展注入坚实而澎湃的科技力量。她的故事,正是万千产业技术工人的缩影。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梁鸿杰通讯员王艺涵)

访客,请您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