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能检测听力情况的助听器,到医保数据的深度分析、快速结算,如今“人工智能+”的产品赋能各行各业。就在不久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通过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和全球合作六大重点行动,明确到2027年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社会。“人工智能+”究竟如何加出生活新体验?给奶茶视频APP带来了哪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这是一个餐饮后厨的场景,智能捕鼠系统可以精准识别和定位到小老鼠的行动轨迹,可以自动唤起智能捕鼠仪,这个设备就会发出小老鼠天敌类似于猫头鹰的声音,还有闪光可以用来驱逐老鼠。这套系统和设备可以用在餐饮后厨里,能够助力提升食品安全。
从餐桌安全到便捷服务,“人工智能+”正以“小切口”解决民生“大问题”。一款内置听力检测算法的助听器,打破传统助听设备的使用局限。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它看起来像一副耳机,但其实是一款智能助听器。戴上之后,就能够智能化检测出听力的受损情况,可以实现自主验配。它不仅听得清,还能够看得见,可以实时把对话转写成文字,实现视觉听觉双辅助。
“人工智能+”的赋能效应,在医疗健康领域体现得更加突出。通过对医保数据深度分析,人工智能可以实时核验医疗票据与医保结算数据的一致性,实现“精算定价”“理赔风控”“直赔结算”等功能,缩短理赔周期。
平台企业负责人 齐光鹏:实现了医保结算、大病理赔、医保健康险等多种场景的应用。医保结算的效率提升55%以上,大病结算的时间从7~15天缩短到1~3天。
从服务个体民生到赋能社会治理,在长江重庆段流域,这套智能监测体系,正在实时采集水质、水文、船舶航行等数据,让流域治理从“点状监测”升级为“全域管控”。
平台技术人员 谢朗:打造一套感知体系,遥感卫星、无人船以及水下机器人,实现了流域监测由点到面的全域覆盖,全面提升水利行业决策效率。
“人工智能+”重塑出行和运输新生态
“人工智能+”不仅服务生活,也在重塑出行和运输的新生态。从消费者选车、汽车生产制造,再到矿区、物流等专业运输场景,再来看看人工智能+带来了哪些效率变革?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以出行来说,现在买车都有AI助手帮忙选购。只需要输入个性化需求,它就可以推荐适合的车,还有详细的介绍。而且还能根据选择进行追问,让人细化选车条件。它其实不同于普通的大模型,更像是一个汽车领域的智能专家。
平台负责人 申慧凯:以往买车都是找销售顾问、去4S店,或者是通过身边的熟人推荐。通过汽车AI大模型,可以更客观全面地了解一辆车的方方面面,购车时间大幅缩短了。
不只是消费端,“人工智能+”正深入汽车产业“智造”核心。重庆的这家汽车工厂,基于5G+AI技术自主研发的智慧无人物流系统,首次将自动驾驶运输车、高架立体仓储技术整合应用于汽车生产场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高精度车辆定位、动态路径规划,系统可24小时不间断完成转运、调度等任务,零部件入厂物流效率比传统人工模式提升35%。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这辆大卡车身上安装了很多的感知模块,像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各种传感器。有了这些设备,大卡车就可以实现高度自动驾驶能力,不需要驾驶员就能够完成自主智能化的组队编队行驶。现场模拟了一个矿山的作业区,从装料到运输到卸料,生产的全流程都用上了这样的无人驾驶智能矿卡,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协同作业。
无人驾驶运输系统企业负责人 孙志杰:自主研发的车地云一体化矿山无人驾驶运输系统,相比于传统的矿山可以更安全、更经济、更高效,节省人员成本的70%以上。
智能产业化为“人工智能+”提供硬核支撑
“人工智能+”能在民生、出行运输等领域实现广泛赋能,背后离不开智能产业化的坚实支撑。智能产业化,简单说就是从算力、算法到数据,全链条人工智能产业的大发展,它让“人工智能+”加出包罗万象的发展生态。
这款服务器专为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设计,可支持千亿级参数规模的大模型训练,凭借高互联高带宽、大容量存储的优势,全方位提升训练性能,为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提供强大算力保障。
服务器企业负责人 李璇:这款全国产AI服务器,兼具高性能与高自主可控度,保证了国内供应链的安全。
不仅是算力,近年来,“人工智能+”之所以高速发展,背后是高端算力芯片、工业多模态算法、软硬适配等技术攻关以及高质量数据等集体发力,共同筑牢产业底座。
据统计,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数量已超5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400家,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和市场潜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辛国斌:壮大智能产业取得积极进展,产业基础日益坚实,智能芯片、算法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开源大模型引领全球创新生态,赋能应用更加深入,建成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支持建设11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总台央视记者 朱江 张伟 陈杨 王宏超 杨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关于奶茶视频APP|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当前域名}.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