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戏拍传媒|邓毅富 述评半个月前,一则“匿名女演员遭电视台职员性侵”的爆料在社交媒体掀起波澜;半个月后,当47岁的江祖平含泪承认“受害者是我自己”时,舆论场瞬间从猎奇转向震颤。这场“自曝式维权”的背后,是受害者对司法公正的绝望试探,更是娱乐圈权力结构失衡的残酷缩影。
【江祖平事件】2024年10月,演员江祖平与龚益霆因戏生情,多次公开秀恩爱。2025年6月,她发现龚利用其父(电视台高管龚美富)职权骚扰同事,遂提出分手,反遭纠缠。2025年6月15日晚,江祖平在聚会中不适离场,龚主动护送。返家后,她因虚弱请龚取药,不料药物被替换为镇定剂。服药后意识模糊,遭侵犯并被拍摄裸照,龚还与其他朋友视频通话。事后江祖平昏迷,龚假意求助医护。16日凌晨苏醒后,她要求删除照片,龚以“视频已云端备份”威胁。联系龚美富道歉未果反被拉黑。17日,江祖平匿名曝光事件后泪认身份,龚家称“司法会还清白”,反指其炒作。18日起,江祖平宣布将1300万赔偿金捐给流浪动物之家,事件引发对“药物性侵”“数字暴力”及娱乐圈特权问题的广泛讨论。
人性困境:沉默的代价与维权的悖论江祖平起初选择模糊身份,源于对母亲心痛的担忧,却也因此陷入“真实性存疑”的舆论漩涡。部分网友质疑其动机:“为何不早亮明身份?”但反观性侵案件的普遍困境——受害者常因羞耻感、取证难或施压者的权势而选择沉默,江祖平的犹豫恰是人性最真实的写照。更讽刺的是,当她最终发声时,舆论却将焦点转向“为何拖延”,而非“为何犯罪”。这种对受害者完美受害者的苛责,折射出社会对性侵议题的认知偏差。恋爱关系中,若一方明确拒绝,但另一方强行发生性关系,是构成犯罪的。
权力不对等:从下药到“云端威胁”的犯罪链条龚益霆的作案手段极具象征意义:调换心脏药为镇定剂,性侵后清理证据并录制视频,甚至以“云端备份”进行心理威慑。这一系列行为绝非临时起意,而是精心设计的权力碾压——利用电视台职员的身份便利、对受害者健康的掌控,以及数字时代的技术优势,完成一场“完美犯罪”。其父龚美富“司法会还清白”的回应,更暴露特权阶层对规则的漠视。当加害者家庭将事件简化为“情感纠纷”时,江祖平收集的录音、短信等证据,便成为打破权力共谋的唯一武器。
赔偿金捐赠:一场对司法无力的悲壮抗议江祖平提出将1300万新台币赔偿金捐给流浪动物之家,这一举动被部分人解读为“作秀”。但若细思其逻辑:司法程序漫长且结果难料,赔偿金可能遥遥无期;而流浪动物作为“更弱势的受害者”,反而能快速获得社会共情。这种迂回策略,实则是受害者对司法效率的无奈妥协。她试图以“公益”为筹码,倒逼公众持续关注,却也暴露出维权路径的制度性匮乏。
结语:灵堂前的跪拜与社会的觉醒江祖平“吞药”的极端言论虽被“不自杀声明”平息,却撕开了性侵受害者最深的恐惧:当正义无法以常规途径抵达,死亡竟成为最后的控诉舞台。此案的意义,不仅在于个体维权,更在于它迫使社会直面三个问题:为何受害者总被要求“完美自证”?为何特权家庭能轻易将犯罪包装成“私事”?为何司法程序总让弱势者陷入消耗战?江祖平的呐喊,或许无法立即撼动权力高墙,但至少让更多人听见了墙内的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