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为深入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破解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学生实践能力与岗位适配不足等问题,山东建筑大学组织实施“千名学子联千企”社会实践品牌项目,引导千余名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在产教融合中淬炼本领、服务社会,切实打通从学业到职业的“最后一公里”。
山东建筑大学“青鸟驿站”、大学生挂职锻炼单位揭牌。(山东建筑大学供图)
该校紧紧围绕服务山东“走在前、开新局”的战略需求,依托土木建筑、资源环境等优势学科,精准对接企业技术瓶颈与人才需求,构建了“党委领导、团委牵头、多部门协同、学院落实”的工作机制,将实践活动全面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校团委创新实施“双导师”与“四阶贯通”相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为每支实践团队配备校内导师和企业技术骨干:校内导师侧重理论衔接与成果深化,企业导师则聚焦实操指导与技术细节把控,共同助力学生实现“从课堂到岗位”的能力跨越。
多部门联合打造“需求调研—项目实践—成果转化—反馈教学”四阶贯通的育人闭环,有效破解了产教协同中“机制弱”、人才“落地难”、企业“诉求多”等现实痛点。
不仅如此,这所大学构建分层分类、精准适配的实践生态体系,引导学生服务产业发展大局。
在深化专业实践与学习方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扬帆”计划团队赴滨州思源建设公司,在电气工程设计、自动化系统调试和智能建筑项目管理等岗位开展专业实习,通过企业导师的专业指导,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在赋能技术研发与创新方面,建筑城规学院“泉城经纬·站城共生”团队嵌入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开展站点效能测绘与文化挖掘,成果将直接用于地铁空间优化与服务提升。
商学院“商心筑梦·热血燃情”实践队赴新疆喀什1688运营中心访问学习。(山东建筑大学供图)
在助力市场营销与推广方面,商学院“商心筑梦·热血燃情”实践团队赴新疆喀什岳普湖,深入当地电商运营中心,为妃尝香冻干产品设计包装与品牌策略,帮助农户破解推广难题,推动农产品线上月均销售额大幅增长。
本次社会实践不仅获得合作企业的高度认可,还实现了对教学的有效反哺,学校将来自企业的真实课题和优化需求融入课程教学与毕业设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更新了教学案例库,显著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千名学子联千企”是山东建筑大学贯彻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重要举措,通过精准对接企业、搭建校企平台、提升学生技能,有效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