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敏
“医生,快帮我看看!喉咙里的鱼刺卡得我咽口水都疼!”8月25日14时30分,在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诊室,28岁的凌先生捂着喉咙,额头渗着汗。这位从广东来萍乡打拼的年轻人,怎么也没想到,一根小小的鱼刺,因为用“土方法”吞了几口饭团强行咽下去后,竟“牵”出了一个隐藏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差点危及生命。
鱼刺卡喉 “土方法”致其嵌入肿瘤深处
“当时感觉鱼刺卡在喉咙里,吞咽什么东西都疼,我就想着按平时说的‘土办法’,吞了好几口饭团,以为能把鱼刺带下去,可没想到一点用都没有,反而感觉鱼刺位置更深了,我也更痛了,这才赶紧来医院寻求帮助。”凌先生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仍有些懊悔。
接诊的耳鼻喉科主任医师谢红卫第一时间为凌先生进行了检查。然而,检查结果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起初喉咙里并未发现明显的鱼刺,往更深处探查却意外发现了一个大小约3厘米的肿瘤。结合患者已用“土方法”自行处理鱼刺,且目前并未发现明显鱼刺,谢红卫大胆推测,鱼刺可能已经在肿瘤内部。
这一推测让谢红卫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为进一步明确肿瘤的位置、形态以及鱼刺的具体情况,他果断决定为凌先生安排电子喉镜检查。通过电子喉镜,谢红卫不仅清晰地看到了肿瘤,也证实了之前的猜测。因为凌先生吞饭团咽鱼刺的举动,让鱼刺嵌入肿瘤内部,此时肿瘤表面只留下鱼刺尾端,鱼刺与肿瘤紧密相连,情况比想象中更加棘手。
两难境地 医生快速定方案
这是谢红卫从医多年来,第一次遇到鱼刺嵌入肿瘤的特殊情况,“鱼刺到底拔不拔?”这个问题成了摆在谢红卫面前的难题。如果不拔鱼刺,凌先生会一直被鱼刺卡着喉咙,痛苦不堪,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引发感染等更严重的问题;可要是现在拔鱼刺,风险又极大,因为肿瘤组织血管丰富,在拔刺过程中很可能会导致肿瘤破裂大出血,一旦出血量控制不住,甚至可能造成患者窒息,危及生命。
面对如此危急的局面,谢红卫仔细权衡利弊,最终决定拔刺。为了应对拔刺后可能出现的大出血,谢红卫提前准备好冰袋、冰水和肾上腺素注射液,在鱼刺拔出的瞬间,立即对肿瘤创口进行冰敷,通过低温刺激血管收缩,从而减少出血量、控制出血情况。
短短5分钟内,冰袋、冰水、肾上腺素注射液、止血器械等已全部准备就绪,凌先生也在谢红卫的安抚下,逐渐平复紧张情绪,做好了配合治疗的准备。
胆大心细 迅速拔刺解危机
一切准备就绪后,谢红卫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操作,小心翼翼地为凌先生拔除鱼刺。正如之前预料的那样,鱼刺拔出的瞬间,肿瘤部位开始大量出血。谢红卫迅速用冰袋外敷患者颈部,并让其含漱肾上腺素冰水,在低温和药物的作用下,出血速度很快减缓,最终成功控制了出血。整个拔刺和止血过程有条不紊,有惊无险。
凌先生紧紧握住谢红卫的手,感激地说:“谢主任,太感谢您了!不仅帮我拔出了鱼刺,还让我及时发现了身体里的隐患,我以后再也不信‘土方法’了。”
谢红卫提醒,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生鱼刺卡喉的情况,千万不要盲目采用吞饭团、喝醋等错误方法,此类方法可能导致鱼刺位置更深或者刺破喉咙导致大出血。可以尝试轻轻咳嗽,看能否将鱼刺咳出;也可以用手指或筷子刺激舌根部,引发呕吐反射,帮助鱼刺排出。如果这些方法都无效,要第一时间前往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