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上午,“百工坊——非遗传承工匠之家”揭牌暨沈阳方城耳朵眼胡同开街仪式隆重举行。今日是首个“沈阳工匠日”,以此为契机,在沈阳市总工会的指导下,沈阳市沈河区总工会与沈阳盛京头条胡同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携手,依托沈阳方城区域资源和工会文化优势,以匠心守护古巷,以创新激活文旅。通过场景重塑、新兴业态植入、高科技数字展示等手段,串联周边街巷,活化区域空间,打造集便民服务、非遗传承、文化展示多种形态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活”的非遗传承街区,使之成为工匠精神的坚守之地、传承之地、创新之地、孵化之地、培育之地、输出之地。
在耳朵眼胡同工匠街上,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了木雕、剪纸、满族刺绣等技艺,精湛的手艺让大家纷纷驻足赞叹。沿着胡同前行,老沈阳的街巷风貌扑面而来,灰砖黛瓦、古朴门窗,处处透露着历史的厚重感。传统手作店铺、非遗文创展位依次排开,从老沈阳传统小吃到非遗技艺和文创产品,精致还原了老店铺样貌,成为“打卡热点”,生动再现了老沈阳四平街的繁华景象。
沈阳市沈河区总工会在“百工坊——非遗传承工匠之家”组织召开一场工匠交流座谈会。多位沈阳工匠及沈阳青年工匠齐聚一堂,通过深入交流与互动,激发创新灵感,探讨合作机遇。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技术的交会,更是一场传统与创新的时空对话,传承匠人坚守与创新精神,让工匠精神和非遗文化融入赋能区域经济新发展。
“百工坊——非遗传承工匠之家”揭牌暨沈阳方城耳朵眼胡同开街仪式的圆满举行,不仅为沈阳增添了新的文化地标与文旅打卡地,更开启了非遗传承与工匠创新协同发展的新篇章。随着 “百工坊”系列活动的持续开展与耳朵眼胡同业态的不断丰富,这里将成为沈阳非遗文化、工匠精神传承的“新阵地”、老城活力焕新、职工服务的“新窗口”,为推动沈河乃至沈阳文化和经济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旭 通讯员 王艺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