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严德勇 王建宏 王禹欣
武汉东郊,东湖科学城拔地而起,构建起“1家国家实验室+1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6家湖北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6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的超级矩阵;
江汉平原,天门市10万返乡创业大军用短短3年时间,让天门服装电商交易额从70亿元跃升至超500亿元;
长江之滨,3年前落成通航的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开辟“空中出海口”,高峰时平均2分钟就有一架货邮飞机起降,实现“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
连日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行走在荆楚大地,感受湖北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中的强劲势头和格局气象。
打造“热带雨林式”科技创新生态
武汉腹地,有一座“中国光谷”。在这个智慧高地,孕育着数不清的科技创新故事。
2022年4月,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武创院”)甫一成立,便以“百元工位”的满满诚意,吸引大量的年轻科技工作者前来逐梦。
95后清华大学博士王博经过多方权衡,决定带着核心研发团队从北京迁至武汉。2024年,王博的精准外科与微创器械研究所落户武创院。不到一年时间,该所已取得14个医疗器械注册证,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已达数千万元。
“这里不仅是技术研发的前沿阵地,更是产业创新的试验田。在武创院1公里范围内,就能完成从检验检测、临床试验、注册审评的全流程。”王博向记者介绍,他们的团队将AI算法与湖北高发疾病深度融合,并与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共建医工交叉人才培养基地,已经形成高效协同的创新网络。
在王博团队拔节成长的一年间,武创院为其提供了包括3000万元融资在内的多层次支持。幸运的不只王博团队。据悉,截至2025年8月,武创院已设立专业研究所、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等90余家创新单元,致力于营造“热带雨林式”的科技创新生态。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湖北光谷实验室首席战略科学家房超的体会是,在湖北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新型研发机构正通过机制创新突破传统壁垒,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平台聚项目、项目汇人才、人才强平台”的创新生态,以重大项目需求牵引人才链深度融合。
湖北省科技厅厅长冯艳飞介绍,湖北会聚了82位院士、41.5万研发人员、1121万技能人才。2024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500亿元,连续4年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台阶。
传统产业在“智慧赋能”中转型蝶变
池塘上空,一架无人机往来翱翔,为小龙虾精准投放饲料;快检室里,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手持试剂滴管,开展小龙虾上市前的快速检测;产业技术研究院养殖基地,呈“U”字形排列着上百个玻璃精养池,智能设备实时显示水温、PH值等数据……
“中国的餐桌上,每10只小龙虾就有4只来自潜江。”记者踏访“中国小龙虾之乡”潜江,处处感受到勃勃生机。
曾经,小龙虾只是“夏季宠儿”,冬季则钻进洞穴休眠,让市场常年陷入“半年饱和半年空”的供需失衡。面对消费者“时时尝鲜”的市场召唤,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
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7家科研单位,攻克“四季有虾”核心技术。他们通过水温调控实现全年育苗,筛选耐寒水草稳定水体,采用微生物发酵饲料提升生长效率。更妙的是,他们科学推广“回字形”池塘——外圈繁育虾苗,内圈养殖成虾,分区调节水位互不干扰。这种模式让“四季有虾”养殖面积升至35万亩,潜江冬虾产量突破3万吨,从昔日的“夏日限定”蝶变到如今的“四季鲜供”。
“智慧赋能”带来的“蝴蝶效应”,在天门服装电商领域也掀起强劲风暴。
天门市曾以“百里棉乡”闻名,在改革开放的务工大潮中,30多万天门儿女南下从事服装行业。近年来,随着电商模式快速崛起,天门喜迎10万“归雁大军”。传统服装产业引入AI数字人主播、智慧吊挂系统、自动化分拣系统和智能生产全链条数字化管理模式,开始华彩转身。目前,天门市服装电商市场主体达7000户,总销量突破6亿件,跨境电商日均出货60万件,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邢伟研究员认为:“这种‘归雁经济’恰好体现了劳动力要素在当前阶段的跨地域重置,附以跨境电商技术对地理约束的突破,将传统纺织禀赋转化为数字竞争力,为县域产业升级提供了范式。”
聚力拓宽九州通衢的开放平台
记者走进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扑面而来的是一派忙碌景象:大型货运重卡川流不息、装卸货物的叉车往来奔走、安检传送带上的货物箱排成长龙……
这座2022年7月才通航投运的国际货运机场,如今展现出“吞吐八荒”的雄强气魄:1.5小时飞行圈可抵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级城市群,辐射全国90%的经济总量、80%的人口;8小时交通圈,通达亚非欧美。
夜幕降临,花湖国际机场华灯初上。这座忙碌的“不夜空港”,平均每晚有近百架货运航班平稳起飞,飞往大江南北、五洲四海。
作为全球第4个、亚洲唯一的专业货运机场,花湖国际机场累计开通国内外货运航线104条,编织起庞大的空中开放平台。
平台阔,经济活。近3年来,花湖国际机场的临空产业“磁吸力”强劲释放,累计引进签约亿元以上临空产业项目225个。中康众盛等5个产业园建成投用,英佛曼纳米材料、德玛克半导体等25个制造业项目正加快建设。
栽得梧桐树,自有凤凰栖。另一则用开放胸襟构筑“梦工厂”的故事,正在小城松滋上演。
今年8月15日,一则消息让“古乐乡”松滋沸腾起来:北京伊司地曼乐器有限公司与松滋成功签约,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高端乐器制造基地正式落户松滋。小县城吸引头部企业入驻的魅力何在?那是因为松滋投资5亿元,建设了一个占地195亩的松滋市文化创新产业园,先后吸引桐馨乐器、锦鸿乐器、聚鑫乐器、云渡文化等11家企业迅速聚集。小城“梦工厂”的产品远销欧美、日澳及东南亚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预计可实现产值10亿元。
一个开放的产业园平台,创造一段经济发展的传奇,小城松滋由此成为全国吉他制造“顶流”。
聚力拓宽开放平台,让湖北的经济建设如万里长江活力奔涌。
“奶茶视频APP要立足湖北联结东西、承接南北的区位优势,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让新时代‘九州通衢’系统重塑、新时代‘九州通商’链接全球、新时代‘九州通融’成势见效。”湖北省副省长、省发改委主任黎东辉如是说。
关于奶茶视频APP|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当前域名}.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