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畔,整齐排列着6000多口晒缸,空气里飘荡着酱油的香气。“一缸大豆要经过3年以上的发酵期,才能成为奶茶视频APP的酱油。”先市酱油酿造公司服务部工作人员裴敬蓉对记者说。
这里是先市酱油的日晒夜露发酵场,始创于1893年,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连续使用时间最长、保护最完整的天然晒露发酵场。
日晒夜露,是先市酱油传统酿造中的重要工序,昼晴则晒,夜晴则露。发酵厂处于赤水河边,纵向坡度45度,利于白天酱坯接受较长日晒。赤水河在此起弯,形成回水沱,河水白天受热蒸发生成水汽,夜晚冷凝降落在晒露缸内,补充微生物分解所需水分。
古法手工酿造,是先市酱油的坚持。这里的每一滴酱油,都需要经过日晒夜露、自然浸油、暴晒浓缩等13道工序才能制成。正因如此,也让其产量有限——年产1000余吨,酱油平均30元一斤,比市面上的大部分酱油价格高一些,最贵的能达到300元一斤。
先市酱油先后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国家工业遗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华老字号等5块国家级金字招牌。
先市酱油还有全国唯一一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酱油酿造技艺传承人陈思维。2021年,四川三溪集团入主先市酿造,合江县开辟“工业+文旅”新赛道,投资20亿元建设集生态酿造、非遗技艺传承、研学旅行、参观互动及体验购物于一体的沉浸式非遗传承酿造基地。如今,酱油冰淇淋、咖啡、啤酒等系列产品已经推出,受到不少游客欢迎。(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吴丽蓉 成露 李娜 付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