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一向活跃在互联网上的港娱大佬向太陈岚,又一次出现在各大热搜榜上。这次,向太登上热搜的原因是,再次提及了张国荣的死因。在2个月之前,港娱老牌明星王晶,同样因提及张国荣死因而登上热搜。向太、王晶纷纷对二十多年前旧人的旧事重提,没太看出情真意切,倒折射出了港娱的全面崩塌、后继乏力。
一、港娱的辉煌一去不复返港娱辉煌鼎盛于上世纪80、90年代,涌现出一众流行歌手、影视明星,而且老中青梯队齐全,对于80、90后两代国人产生的影响全面而深刻。但是,港娱的巅峰也仅仅存在于80、90年代。当时间进入21世纪,港圈明星的位置就开始逐渐为内娱明星所替代。等时间到了21世纪10年代之后,港娱的辉煌彻底一去不复返,只剩零星几个老牌明星苦苦支撑场面,以及零星到微不足道的新生代明星,也确实担不起港娱中兴的重担。这时候,TVB经典影视剧,不再因剧情而为人津津乐道,反倒因浮夸的服化道成为人们的调侃对象。当时间来到21世纪20年代,港星已寥寥无几,港娱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甚至于,连成龙这样早年的国际功夫巨星,都早已“廉颇老矣”,到了坐吃山空吃老本儿的地步,差不多每年上映一部剧情似曾相识的电影,然后票房一年不如一年。以至于,成龙已经不知在多少部影片上映前,拿这部电影是他最后一部电影作噱头来催票房。而转身幕后的周星驰,也已沉寂数年,不知道是准备冷不丁给人一个惊喜,还是已经彻底退休。主角们尚且如此,港圈“金牌”配角们的演绎生涯更是悲催,基本上全都淡出世人的视线,直到一份讣告唤醒曾经的粉丝记忆作最后的告别。
二、只剩“回忆杀”说一句可能不太正确的话,受港娱衰落影响最小的人,反倒是像张国荣、梅艳芳这般,生命令人惊诧地定格在艺术巅峰期的明星,成为粉丝心中意难平的白月光,也升华了艺术形象,超脱于起起伏伏的尘世。当然,在港圈没落的大潮流下,有一些人不甘回归平静,还要在新时代的互联网上,争取博出一片天,就像向太,就像王晶。可奈何时代风向不一样了,曾经属于他们的舞台上,如今已没有他们的位置,于是只能转战网络视频平台,靠着港娱“白月光”的陈年旧料,来维持自己的曝光度。用现在的互联网语言来说,向太和王晶都开启了“我有一个朋友系列”。娱乐圈吃瓜,向来都是“趁热吃”“吃正当红”,陈年旧事尚能激起一轮热度,并非向太、王晶有什么惊人爆料,纯粹都是他们的这个“朋友”还有话题度。
几年前,向家还曾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将邓丽君、张国荣、梅艳芳三位巨星“复活”,来给向华强祝寿。这里面的考量,一方面大概是希望借助这三位巨星的热度,给向家拉一波关注度,当时那段时间能明显感觉到,向太和向华强夫妻在有意增加曝光度;另一方面,确实是在照顾向华强这位“寿星”的感受,毕竟邓丽君、张国荣、梅艳芳都在世的时候,也恰恰是向华强夫妻事业的巅峰期。重现三位巨星的形象,无异于是让向华强重新感受曾经的辉煌,对于向太两夫妻而言,确实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了。